回主页
古书房 · 治世经典
目录
位置:主页 > 子部 > 兵书 > 治世经典 >

《素 书》 译者的话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黄石公《素书》是一部语录体的兵书,流传甚广,影响很大。《宋史·艺文志》载:“宋代有黄石公《素书》一卷,张良所传。”

《素书》问世以来,版本甚多。有明朝棉眇阁刊先秦诸子合编者、汉魏丛书本、明朝唐琳刊本、《说郛》本、《二十二子》本、《百名家书》本、明朝王士祺本、兵垣四书本、明朝溪香馆刻杨慎评本等等,不一而足。

《素书》虽是讲“以柔克刚,以退为进”(见《四库提要》)的用兵之法,亦是作者人生观的具体表现。全书六章共讲了五个问题,兹简介于下。

一、阐明了作者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即道、德、仁、义、体五位一体,密不可分,及“潜居抱道,以待其时”的处世哲学。暗示读者,只要具备道、德、仁、义、体五种品格,再逢机遇,定可建绝代之功,极人臣之位。

二、阐明了作者用人的原则。作者依据才学之不同,将人才分为竣豪、杰三类,字里行问透着儒家的理性意识及道德水准。作者认为“任材使能,所以济物”、“危莫危于任疑”、“既用不任者疏”、“用人不正者殆,强用人者不畜”等等,都是来自生活的总结,有着指导性意义。三、作者从思想和行为两方面提出了如何加强个人修养的意见。“博学切问”“恭俭谦约”、“近恕笃行”“亲仁友直”等,反映了儒家的道德意识;“绝嗜禁欲”、“抑非损恶”、“设变致权”、“安莫安于忍辱”、“吉莫吉于知足”等,又具有道家思想的成分,儒道兼收并蓄,反映出作者思想的复杂。

四、作者总结了安邦治国的经验。作者认为“短莫短于苟得”(反对短期行为)、“后令缪前者毁”(政策必须各有连续性)、“足寒伤心,人怨伤国”(失民心者失天下)、“有道则吉,无道则凶。吉者百福所归,凶者百祸所攻。非其神圣,自然所钟”(反映了作者的天道意识和非神观念)。这些,对于后人参政有一定的启发。

五、作者阐述了自己的处世之道。中国人的政治是人治的政治,能否处理好人际关系,是事业能否亨通的关键。作者提出“好众辱人者殃,裁辱所任者危”、“慢其所敬者凶”、“轻上生罪,侮下无亲”、“上无常守,下多疑心”、“近臣不重,远臣轻之”,等,都给如何处理好各种关系提供了借鉴。

做为一部兵书,通篇不言“兵”字,该作何解释呢?我以为这里面的原因有两点:首先,任何政治、军事都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活动,都和个人的修养,能否协调好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古人看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程序是不可打乱的,因此,兵书亦将“人”的问题放在首位。中国人认为,军事是政治的延续,政治是军事的高度集中,是一种高层次的军事。“败莫败于多私”、“阴计外泄者败”、“小功不赏则大功不立,小怨不赦则大怨必生”等,对于指导政治斗争或军事行动,有着同样的意义。

综上所述,无论《素书》是真是伪,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值得一读。限于水平,错误所在难免。不足之处,乞望方家教正,以益后学。

(山君)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孙膑兵法翻译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十三篇 ·黄石公三略 ·吴子兵法 ·冰鉴全文及翻译 ·治世经典 ·黄石公素书 ·吴起兵法 ·宦经
古典小说|唐诗|宋词|经部|史书|子部|辞赋|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