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古书房 · 孟子与公孙丑
目录
位置:主页 > 子部 > 孟子与公孙丑 >

孟子与公孙丑(下)(07)葬礼的演变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孟子自齐葬于鲁,反于齐,止于赢,充虞请曰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严,虞不敢请,今愿窃有请也,木若以美然。”

孟母三迁”是历史上有名的故事,现在孟子的这位伟大的母亲死了,“孟子自齐葬于鲁”,孟子从齐国回到鲁国奔丧。在中国古礼,奔丧是件很隆重的事,一直到六十年前,这种风气还存在着。我们看历史,宋、元、明、清好几位官员因为没有回家奔丧,就被专门骂人的言官提出弹劾,结果皇帝下令“永不起用”,永远不封官职了。这就是中国文化“以孝治天下”的神。但是如果身为军人在前方打仗怎么办呢?同样地要回家奔丧。除非是特殊情况,这位将军离不开前方,于是由皇帝特别颁布“移孝作忠”的命令,戴孝上阵。

孟子料理完丧事后,“反于齐”,又从鲁国回到齐国,“止于羸”,半路上走到羸这个地方的时候,“充虞请曰”,充虞是孟子的学生,他利用休息的时候问孟子,“前日不知虞之不肖”,前几天跟随老师回鲁国,为太师母料理丧事。注意!老师的母亲称太师母,不是师婆,现在很多年轻学生带了孩子来,喊我师公,实在是没有这种称呼法,照《礼记》应该称“太老师”。师公、师婆这些头衔,大概只有在扮演张天师画符念咒时才出涵。

充虞说,承蒙老师看得起我,“使虞敦匠事”,让我负责棺木以及坟地的建造工程,当时“不敢请”,我有问题也不敢问,只是闷着头照老师的意思做。现在看老师心情比较平和一点,不再那么伤心,所以有个问题想请老师指教。什么问题呢?“木若以美然”,棺木似乎太贵了,太费了。

过去对丧礼非常重视,一切费用也都很可观,所以人实在是死不起。讲究的棺材往往要好几十万。从前最好的棺木是西康建昌(现在的西昌)的建材。我有位朋友,是个孝子,现在已经过世了。当年他在大陆时,不论到哪里都带着他老太爷的棺木同行,后来到台湾,他老太爷的棺木也运来台湾。这些运费算算,实在相当可观。

孟子对学生的疑问怎么回答呢?

曰:“古者棺椁无度。中古棺七寸,椁称之。自天子达于庶人;非直为观美也,然后尽于人心。不得,不可以为悦;无财,不可以为悦;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吾何为独不然?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于人心独无忮乎?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

孟子从古代历史文化的演变说起。在上古时候没有葬礼,人死了往旷野里一埋就好了。所以孔子在《易经》上就说过“不封不树”,没有坟地的界限就是“不封”,也不树立墓碑作为标记就是“不树”。后来慢慢发展演变,就有了“土葬”的葬仪制度。

说起葬仪,西藏人很妙的,父母死后,儿女把父母抬到山上进行天葬,让秃鹰来吃,吃得越干净,表示儿女越孝顺,父母就可以升天。所以我们在西藏常看到一些鹰鹫,那张嘴大概是吃野兽、人肉吃多了,所以红红的。在西藏,买了肉必须盖在碗里端回家,如果像我们这样提在手上,被鹰鹫一口就给叼走了。至于印度,则流行火葬。另外北欧还有些地方流行水葬。而回教葬礼也很简朴,他们在人死之后洗干净用白布包起来,装进棺材,不看风水,抬到挖好的坟坑,然后把棺材下层一(是活动的),死人就落坑土葬,他们再把棺材抬回家,下次再用。到底哪一种葬法才对?怎么样才合乎孝道?实在很难说。

葬仪发展到孔孟时代,已经很具规模了。因此墨子就提出反对,他主张薄葬,当然也有他的道理。至于道家老庄方面呢?他们不管什么厚葬、薄葬的,反正他们看到为死人哭就觉得好笑,他们认为“生死一条”,生好比白天,死好比晚上,是请假去另外一个地方休息休息,有什么好哭的?总之,中国文化里,诸子百家,花样繁多,如果只读了四书五经就大言孔孟代表了中国文化,那就实在太幼稚了。中国文化包罗万象,孔孟思想虽然伟大,却只是我们文化中的一环而已。

丧礼到了现在,集古今中外之大成,前面古乐、洋乐,再加上军乐队开道;后面则道士、和尚等,来个公开展览。等而下之的,父母一断气,就往殡仪馆一送,早点挂号,生怕去晚没有空位,就必须在家里多搁几天。到了殡仪馆,拿冰块镇住,然后排队,轮到了,就一把火烧掉,我们看了真要捏把冷汗。我在《论语别裁》里也提到过,照中国古礼,人死了在四十八小时内不能随便搬动的。这牵涉到医学。近代医学界许多事例,证明了我们中国这个古礼是非常有道理的。一来为防假死,医学上有一种病无以名之,就叫“假死”,用医学判断,的确是死了,但是过一两天又莫名其妙地活了。二来涉及更深—层的道理,现在医学正朝这方面努力研究。照佛学理论说,人的呼吸停了,心脏脉搏停了,但是这个人还没有完全死,还有一部分知觉是我们旁观者无法体会也看不出来的。如果这个时候就把他拿冰块一冰,再打上几针防腐剂,岂不痛苦万分!临死还要再受一番折磨,这一点的确值得我们注意。

孟子这里说“古者棺椁无度”,古时候没有一定的葬礼,“中古棺七寸,椁称之”,到了中古时候,有了成规,棺木七寸厚,棺材外面的椁也要配合。从皇帝到老百姓,都是这个规矩。“非直为观美也,然后尽于人心”,这样做并不是为了漂亮、美观,才觉得尽到了心意;实在是父母去世,做子女的太伤心了,总要为父母准备一张好,略尽一点最后的心意,才能心安。如果没有办法、没有财力购置名贵的棺木,就要斟酌情形而定,不可以过分铺张费。假如有能力、有财力购置上好的棺木,当然必须尽心竭力把这件事做好。孟子又说,如今,我虽然不是达官显要,但总在外国——齐国当个顾问,经济环境许可,当然必须讲究些。这是自古以来的风俗礼制,我为什么要例外呢?

且比化者”,“”就是物化、变化的意思。宇宙万物在道家看来只不过是“物化”的作用,因此他们觉得“死亡”并不可悲,因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万物随时都在变化,“死亡”只是其中的一个现象、一个过程,不是结束。从整体观念来看,人死了,肉体变成泥土,而后土地上长出青菜萝卜,青菜萝卜又维系了人的生命……如此循环不已的物化,就构成了这个大千世界。孟子继续说,“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于人心独无佼乎”,父母死了,如果随便就埋到地下,使得父母的身体和泥土、虫子等混在一起,做子女的内心会像刀割一样的痛。‘‘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据我所知,一个大丈夫尽管心存君国,志在天下,但却不能为了“天下之事”而忽略了父母。这里又流露出中国文化中“以孝治天下”的神了。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古代医书 ·兵书 ·尚书白话文 ·庄子讲记 ·话说中庸 ·道德经释义 ·道德经直译 ·道德经解读 ·鬼谷子白话文 ·中庸白话文
古典小说|唐诗|宋词|经部|史书|子部|辞赋|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