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古书房 · 孟子与公孙丑
目录
位置:主页 > 子部 > 孟子与公孙丑 >

孟子与公孙丑(下)(05)职责与言责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孟子谓蚔鼃曰:“子之辞灵丘而请士师,似也,为其可以言也。今既数月矣,未可以言与?

蚔鼃是齐国的一个官员,本来在灵丘这个地方做官,后来辞职不干“而请士师”,希望能做“士师”,在齐王旁边,能对刑罚方面的事有所建议。孟子说“似也”,你这番用心是很可取的,“为其可以言也”,希望能常和齐王见面,对他有所建议,使他能有好的政绩。“今既数月矣,未可以言与”,现在你就职以后已经有几个月了,怎么没听说你发表过言论,使齐王有所改正呢?“”是下位对上位进劝的话。这位先生听了孟子激发的话,于是向齐王提出了建议。

蚔鼃谏于王而不用,致为臣而去。齐人曰:“所以为蚔鼃则善矣,所以自为则吾不知也。

蚔鼃向齐王提出应该改进的办法,但是齐王没有采用,于是“致为臣而去”,这个“”就是退还的意思,“致为臣”也就是“致仕”的意思,辞职不干了。这位仁兄实在了不起,被孟子一说,马上从善如流,对齐王提出谏言,想对国家有所贡献,无奈齐王不肯采纳,蚔鼃无法达到自己的理想,只好挂冠而去。齐国人知道了这件事,就说孟夫子这位先生教别人倒是教得蛮好的,但是他自己到底做得怎么样就不知道了。

公都子以告。曰:“吾闻之也,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公都子是孟子的学生,在外面听到这些消息,就回来向老师报告。孟子听了,并不介意,同时说“吾闻之也,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依据中国文化的神,既然身居官职,不能尽心公务、不能达成任务的话,就应该引咎辞职。因为做官的目的就是贡献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国家谋福利,既然达不到目的,再占着这个官位就失去了意义,说句难听的话,何必占着茅坑不拉屎呢!

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在中国历史上,“言责”是一股无形的力量,相当于现代的监察制度。孙中山先生也深知这种神的可贵,因此在著作三民主义时,以西方的三权分立为主干,再加人中国原有的考试、监察两种制度,特地编成了五权宪法。

在古代,监察御史专门负责评论,即使对皇帝也不例外,看到皇帝有不对的地方就奏上一本。奏文里面都引经据典,加上一番大道理。但是有时候词句实在太严厉了,皇帝看了真不是味道。所以在中国古代,皇帝实在不是好当的,表面上看起来是专制政体、君主独裁,其实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这种传统的法治神。为官者经常抱着要对历史、对百姓负责的存心。所以我常说,要懂中国历史,不能只看正面的历史,还必须看反面的历史,就是历代大臣的奏议。皇帝尽管不好,不愿意采纳忠言,但是做臣子的宁愿以身家命做赌注,冒着生命的危险也要进谏忠言。所以在历史上,有些大臣为了第二天要上奏章,经常连夜不睡,有的甚至棺材都准备好了。他们同时留下一份奏章的副本,因为万一第二天上朝触怒了皇帝,会被杀头;或者是自己甘愿以死尽忠,不惜生命的代价,要对历史文化负责。

像清朝的朝珠就有这种特殊的作用。据说朝珠、马蹄袖都是洪承畴想出的办法,让汉人在受辱之下不要做满人的官;无奈大势所趋,宦场诱人,汉家英才终究还是人其彀中。在清朝,官员们见皇帝时,必须把马蹄袖一甩,同时弯下腰,让朝珠碰到地,象征为皇帝效犬马之忠。大官们的朝珠里有一颗是红色的,据说放有鹤顶红,毒很大的,舌头一就死。好比二次大战时,希特勒率领的纳粹就在假牙里面装了药,一看情势不对,就拿下牙齿,服毒而死。大臣们“心存君国”,到必要时就以死报效,积极地说,是尽忠报国;消极地说,就是怕死后在历史上留下不直言进谏的污名。现在市面上有一本唐朝的《陆宣公奏议》,大家不妨买来参考参考。

说到这里,顺便插一段题外话。从前当大官实在是不舒服的,每天早上两点钟就得早朝,连觉都睡不好。所以唐朝有两句诗,以一个年轻的官太太身份为此感慨:“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做皇帝的也是天不亮就必须起,通常都是老太监站在门外敲钟,第一次敲过,皇帝未起,就再敲第二次,再不起,老太监就不客气了,手上拿条热巾,往皇帝脸上一蒙,顺手就把皇帝给拉了起来。皇帝睡眼惺忪的,II换好衣服,就连拖带拉地被架上了朝。国家大事讨论两三个钟头以后,早朝结束,皇帝回去吃了早点,又要打瞌睡了,于是再睡上一觉。这就是“回笼觉”这个典故的由来。

同时我们再看看现在的公务员们,以及整个社会的风气,不要说死后不怕人骂,活着的时候也尽管人骂,不在乎,只要他官做得大,钱赚得多,管他别人怎么说!但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美国肯尼迪总统有句名言:“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凡是中国人,是不是也都应该自己反省反省呢?

所以孟子说,既然不能报效国家,不能为社会尽力,那么就不应该留在职位上吃闲饭。而我现在呢?是自由之身,在齐国“我无官守,我无言责”,既不是公务员,又不是监察委员,只不过是个外地人,拿个居留权,住在这里。“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所以进也好,退也好,我有充分的自由。孟子这番话说得有道理,那么他到底是进呢?还是退呢?

他到底做了些什么呢?这就是歇后语了。孟子在这句话里没有说明,但是我们从《梁惠王》篇一直看下来,他的确是时时以国家天下为念,并不只是发言刺激别人,让别人丢官。他只是苦口婆心地处处说教,但是毕竟不在其位,很多话也就不方便说了。孟子所表露的,就是儒家士大夫“学而优则仕”的神。

中国文化另一面的道家人物则稍有不同,他们大都采取“进退裕如”的态度。“进退裕如”这句成语,就是从《孟子》满这一段话而来。道家人士往往只负言责,而不肯居官。譬如南北朝时期有名的人物陶弘景,据说他后来成仙。梁武帝经常请教他国家大事,封了他高官厚爵,但是他却挂冠而去,隐居到山里,修道去了。不过,梁武帝每逢国家大事决策的时候,还是派人到山里向他请教,所以后世就称他为山中宰相。像这一类就是道家的风格,端上一大桌“满汉全席”,只要别人吃得高兴就好,他退在一边欣赏,还是吃他的青菜豆腐。

这些儒、道的风范都已成为过去了,将来会怎么演变呢?但愿新的生机、新的局面能出现在不久的将来。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古代医书 ·兵书 ·尚书白话文 ·庄子讲记 ·话说中庸 ·道德经释义 ·道德经直译 ·道德经解读 ·鬼谷子白话文 ·中庸白话文
古典小说|唐诗|宋词|经部|史书|子部|辞赋|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