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古书房 · 论语解读
目录
位置:主页 > 子部 > 论语解读 >

小知与大受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小知与大受

【原文】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能从小处得到赏识,但却可以成大器;小人不能成大器,但却可以从小处得到赏识。”

【读解】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泰伯》)

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子罕》)又说:“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宪问)》)“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子张》)

所有这些论述,都与这里所说的“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有关。都是谈的人的器识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提醒我们看人从大处着眼,而不要拘泥于细微末节。因为真正的君子,一个能咸大器的人,他在细节上不一定有什么很突出的表现,不一定为人所知,而一个不能成大器的小人,则很可能在细节上显露出来,为人所赏识。所以,如果以小节看人,很可能一个真正大智慧的君子还不如一个小聪明的人,那就的你看走眼了。

所谓“满罐水不响,半罐水响叮当。”说到底,还是一个大智慧与小聪明的问题。知人论世,尤其是领导者知人善任,选拨人才,不可不注意这方面的大问题。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古代医书 ·兵书 ·尚书白话文 ·庄子讲记 ·话说中庸 ·道德经释义 ·道德经直译 ·道德经解读 ·鬼谷子白话文 ·中庸白话文
古典小说|唐诗|宋词|经部|史书|子部|辞赋|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