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古书房 · 话说中庸
目录
位置:主页 > 子部 > 话说中庸 >

10讲(2)

【上一篇】 【回目录】 没有了

这些都是引证古诗,说明这个事情,都是《诗经》上的:

诗曰:‘奏假无言,时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斧钺。

他说,“奏假”就是平常心里头起心动念、思想的时候,意识的狀态“无言”,这个意识境界清明、清静了,里头没有妄想、没有杂念了。言语这个“言”是代表妄想、杂念。比如一个人嘴巴闭着不讲话,像你们现在诸位坐在这里嘴巴都闭着,谁也没有讲话,你找找看,你肚子里都在讲话:哎,这一句话我懂了;哦,这一句道理是什么……里头都在说话耶!思想就是言语,言语是表达出来的思想,思想是没有发表出来的语言。所以意识境界里头的思想本身就是语言。“奏假无言”,内心没有一点分别妄念,“时有争”,随时随地这个心念都是清净、光明磊落,没有纷争、没有矛盾。

“是故(所以)君子(之人)不赏而民劝”,修养到这样用不着讲话了,无言之教,不要赏识、鼓励人家,人家一看这个榜样,自然就影响了。“不怒而民威于斧钺。”所以别人看到你会怕,为什么怕?因为你心境在定的境界,定的境界里“斋庄中正”,所以菩萨称大威德,有无比的威、德。德字到了,他的威严就出来了,自然是威严,你不敢乱了。所以“不怒”,用不着发脾气,他有个威严。这个威严胜于斧钺,比子弹摆在前面还可怕,比刀在前面还可怕。因为刀、子弹杀人的武器,我不怕死不一定怕你;他这个不是怕死的问题,他是一个静气、空灵,那个道的境界是**的、无比的威德的力量,所以胜于斧钺。

那么这一节最后的结论,这就是中庸的文章。所以曾经我有过一本书,同学们叫我自己写序,我说这个不成功的我不写;一定要写,我引用了古人几首诗就完了,我说这就是代序。那么到现在大家也看不懂,不晓得什么意思。道理在哪里?你读通了《中庸》,《中庸》最后的结论,他就是引用古诗做了结论,妙不可言!不加自己一句结论,结论道理都出来了。

《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那么诗经上所讲的,“不显”,没有明显的,也不要打你、也不要骂你,也不要教书、也不要开课、也不要演讲,一点都不表达;“惟德”,就要自己修正自己的德。所以大家讲、佛教都讲,这一代的虚云老和尚,他一辈子懒得说法,我经常说他:师兄你一辈子**,教不出一个人来。他就笑笑。他也没有好好教。可是他影响为什么那么大?——无言之教。“不显惟德”,他德够了,这个本身就是教育,所以言教不如身教。

“百辟其刑之。”各种方面,“百辟”百种方面,“辟”就是方面。百方各样各式“其刑之”,把它当成一个典型、一个模范。这个“刑”字下面同加一个土字那个“型”一样,这个典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所以道德修养成功了,“笃恭”,他本身很诚恳的、很笃、很恭敬,“天下平”。他用不着动作,用不着来打天下,又不用管理天下,他只要那里一站,只要那里一动,所谓无为而天下治,以他道德的教化。最后,又是《诗经》:

《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

他说,《诗经》上说,我的胸襟里头,一个人胸襟修养“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明镜也非台“,明德就是道德的。“不大声以色”,用不着大声如何去叫,说法、教化、演讲,更不要用态度来表示,换句话更不要骂人去了,只要自己那里一定。

那么,这个《诗经》孔子的解释:“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教育到达了用视听教育,就是声色化民,已经到了最末代了,文化最末的时候,只好用视听。他说知识的传播这可以,知识的传播当然视听可以。真的内养,所谓中庸之道、至诚之道,这个道这个东西,不是声色视听所能够表达得出来的。他是无形象、无音声,你怎么表达?无所在,你怎么去表达?无所不在,哪里都摸不见的,你怎么表达?所以孔子说:“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就是到了最后。

《诗》云:‘德輶如。’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中庸最后的结论,引用《诗经?大雅》篇,**。道德的发展,那个**、“德輶”,“如”,毳,像孔雀的毳一样光辉。他说“(我们人的头发或者)犹有伦”,它还有线条、有韧的,一条一条有条理,所以纤维条理都看得很清楚。就是说,道德的无尽、光彩,像细如毫发,像毫、婴儿那个一样。你说毫还看得见;真正的道呢,形而上这个东西呀,“无声无臭”,看不见、摸不着,它在哪里呢?翻过来第一章“天命之谓,率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它在哪里呀?随时在你身边。不是身边呦!随时在你身心上,在你那里。可是它又是“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不是用声音看得见,不是用色相看得见。你看我们拿比较哲学、宗教来讲,《金刚经》上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一样道理啊!对不对?声、色两样境界上去见,都不是。“上天之载,无声无臭”,无所不在。把形而上的道体、自、明心见的境界,都说完了。

凡三十二章《中庸》又《大学》,是中国的道统的中心。纵然佛法没有来,后来禅宗乃至于佛没有传过来,中华民族这个真理会不会找出来?一样会找出来。因为它本身固有文化里头有,表达的方法不同。所以后世佛法进到中国来,大部分还借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庄》的东西来发挥。因为孔孟思想所代表的儒家,我只讲到这里为止;孔孟以下另外讨论,那值得批判了。孔孟所代表的儒家,依佛家来讲,是真正的大乘道,而且注重行愿的。所以佛法到这里,它两个一拍就配拢来。那么那个佛法修持方面那个空灵的,跟《老》《庄》两个那个出世的形而上的、也是可出可入之间,那个所谓圆觉境界同最后大彻大悟境界两个一拍就拍拢了。所以佛家到这里,右有儒家孔孟,左有老庄,中间加上一个佛,三套马车一抬,所以到唐宋以后,这个文化放了无比的光芒,是震动。他的出世思想同老、庄(一样),你说孔子主不主张出世呢?一样主张出世啊!大家认为孔子反对出世,完全研究错了!你不相信,再去读《论语》,再去读《史记》。所以《论语》上孔子来看好几个隐士,就是专门说出世思想。当年骂孔子骂的最厉害的当面笑他、当面讽刺他:如丧家之犬,急急忙忙的,你救世救得了什么啊?救不了这个社会的啊!如丧家之犬哪!像个野狗一样乱跑,没有人家收留。那个楚狂接舆、假疯子那个鲁接舆就骂他:“凤兮凤兮”,你是个凤凰,你生这个凤凰,凤凰落在这个时代啊,凤凰不如鸡啊!就那么笑他。孔子告诉学生们,每一个都是高士。但是他为什么不当隐士去啊?他说:鸟兽不可以同群啊!

大家抓住孔子这个话,(说)孔子是反对修道的人、当隐士的,骂他们野兽、混账,“鸟兽不可以同群”。孔子是这样说吗?这个话他不是骂他。孔子说嘛,讲老子也是这样,他说:鸟我知其高飞,鸟会飞嘛;兽、猛兽我知道它四脚会跑,他说我都可以知道;只是有一个东西我没有办法去把握——龙,这个龙啊,可大可小,三栖动物,天上能够飞、地上能够爬、水里能够游,大而无比、充塞天地;小起来比头发丝都小。我们中国的龙不是恐龙啊!过去所形容,有没有这个动物?反正这个龙是一个民族文化神,是这样,就是几个字:“隐现无常,变化不测。”“隐现无常,变化不测”就是这个民族文化的神。所以拿龙来(代表),龙就是这个神。所以孔子说:鸟我知其能高飞,兽我知其能远走;唯有龙啊,神龙见首而不见尾!中国所讲这个龙,给你看到头,尾巴给你看不见了,身体不给你看;你看到尾巴,头不给你看;永远是变化莫测。他告诉学生们说,我看看老子,“其犹龙乎”啊!这个人莫测高深。[断录]

所以孔子,大乘菩萨道,入世的神。之所以讲其为圣人,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圣人。但是他的修养——中庸,尤其他的孙子继承他的道统,把这个内养之道、修身养、明心,通通都在《中庸》说完了。你看由“天命之谓,率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他由万物一体的本说起,告诉我们:“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道就在你的身心上。那么开始怎么做呢?“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第一步修养的方法是中庸,然后到了中间,你修到了这个定境界,然后就是一个,《中庸》就告诉你一个方法——“诚”,“自诚明谓之,自明诚谓之教”。由诚到明,由渐修到顿悟;由明到诚,由顿悟以后来渐修,都可以,两条路最后是一样。那么先要养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最后到至诚;“至诚之道可以前知”,神通智慧都来了。他明告诉你有神通,鬼神之道洋洋乎其通哉!那么由这个到家了以后,他最后同他祖父一样,菩萨道证道了,悟道、修道、证到了,入世救世,就是圣人之道,自立立他。中国文化本来有。所以我说《中庸》可以当《金刚经》念,你敲起木鱼念《中庸》,一样的功德无量,求神通得神通,求感应得感应,求圣人得圣人,求啥得啥!山东话:要啥有啥。(一笑)这个中庸里头都有了!

所以中庸啊,中国文化真正的内养修身的中心。所以希望你们诸位同学,“至诚之道”,百分百地诚恳去研究。

最后像今天我们结论,这一个所告诉我们内圣外王,做人处世的道理都有了。我所这一次向诸位讲的报告的这些中庸研究,在我心里上也是急急忙忙把它赶完,没有详细借题发挥,也没有完全发挥,发挥起来内容还很多。大家不要认为听了这一点点中庸,以为自己了解中庸,那是不中用的。

真正的中庸啊,中庸就是啊,我们现在念中(zhong1)庸念错了,规规矩矩要照山东话念中(zhong4)庸哦!中(zhong4)不中(zhong4)哦!念中(zhong1)庸是错了的呦!所以我们几千年念错了,把它的中(zhong1)当成一个方位来念,中(zhong1)庸;或者是集中的中、中和的中。中(zhong4)庸,所以北方人,你到山东就晓得,这是齐鲁文化,山东人看这个儿子笨:这个不中(zhong4)用的东西!山西人、山东人,这个杯喝茶好不好用啊?“中(zhong4)用噢!”就是这个中用。生个儿子不乖:不中(zhong4)用的东西!所以我们要做一个中用的黄帝子孙,中(zhong1)庸才是中用也!才是中庸。

所以“中(zhong4)”,怎么样中?斋庄中正、至诚之道,中庸。对了!插头一样插对了。“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zhong4)”,这一下对了,是道;“发而皆中节”,起心动念恰到好处,“谓之和”。中(zhong4)和,应该念中(zhong4),不念中(zhong1);念中(zhong1)庸是传错了,至少我这一家是这样讲法的啊!诸位大家自己去研究,别家他们怎么讲,同我本店不相干,本号里头卖的就是这个样子。(一笑)

我们中庸到今天也是圆满地结束了。关于秋天以后儒家方面或者我们再讲什么,再做研究,再向诸位最后通知,反正登记有地点。谢谢!

【上一篇】 【回目录】 没有了

推荐阅读

·古代医书 ·兵书 ·尚书白话文 ·庄子讲记 ·话说中庸 ·道德经释义 ·道德经直译 ·道德经解读 ·鬼谷子白话文 ·中庸白话文
古典小说|唐诗|宋词|经部|史书|子部|辞赋|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