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古书房 · 中医入门
目录
位置:主页 > 子部 > 古代医书 > 中医入门 >

开场白:你知道中医是怎样看病的吗?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开场白:你知道中医是怎样看病的吗?

知道,我看见过,中医看病,简单得很。病人挂好号,轮到他了,他只要走进诊室往中医先生面前一坐,告诉医生什么地方不舒服,比如咳嗽啦,胃痛不想吃饭啦,失眠不想睡觉啦,等等。然后伸出舌头一看,又先后伸出两手往医生面前桌上的小枕头(叫“脉枕”)上一放,让医生给他切脉,医生再问了几句,病就看好了。

奇怪,中医生这样看病,能看准吗?

答复是只要这是位正规的中医生,或者是真懂中医的西医生,那么他就能看准看好。

那是什么原因?原因是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不同体系的医学。通俗地说,就是中、西医用的是各人自己的一套本领,方法不同,但目的和效果相同。西医用的是细的将人体层层分析进去查看病变的方法,所以要做各种检查,而且越查越细。而中医的方法恰恰相反,它不能层层分析,用的是观察病人全身的外在表现(比如神色形态、舌、脉等等变化)以推测病人内部病变的方法。所以它要看病人外在的“全身综合反应”——中医学里称这为“证”,然后治疗。中医常说的“辨证论治”,就是此意。事实证明,只要这个全身反应的“证”治好了,那些局部的病也就不同程度地治好了。

上面中医生那么短短时间里的看舌头、切脉、问了几句等等,就是所说的望、闻、问、切“辨证论治”的过程。比如说上面那个病人病情怎样?行动如何?有无弯腰驼背或跛行?……病人一进诊室,这中医先生就开始注意“望”其神色形态了:脸色怎么样——是红,是青,还是灰暗?脸部表情怎样?行动如何?……这就叫“望诊”。这么一“望”,在病人还未注意时,医生已都在心中一一记下,留下了初步分类印象。如果医生认真而又有经验的话,那么这一“望”,对病人的身体素质、体格、心态等都已初步有个数了(后文另详)。接着病人一般都会主动告诉医生,他哪儿哪儿不舒服,这叫“主诉”。心急的还会迫不及待地“倾诉”起来。这时医生可以听出这个病人的情况:神气如何?体质如何?他自感的病痛在哪里?他的生活环境如何?有无心情忧郁的情况?等等。另外,医生还要绕着疾病这个中心诱导地提问。这样,医生对这个病人的内在病因就大致有数了。这一段听病人的倾诉,是医生在“听”,所以就叫“闻诊”;医生诱导地问,让病人答,这就叫“问诊”。细心的医生还会按需要一层层详细深入地问。这时病人的病因、格、体质、情绪、心理状态,病人所处的环境等等都已是“思过半矣!”——基本有数了,所以说“问诊”这一步是很重要的。这些在现代术语里叫“医生的临思维”,意即站在病人边——“临”,面对面收集病人的资料进行思考——“思维”,这样医生所看到、了解到的病人才是一个内、外、过去、现在的“全面整体”的病人,这个整体表现就是中医学里所说的“全身综合反应”的“证”,这样看病就全面多了。好,话拉回来,接着说。“望诊”之中最重要的是“舌诊”,即看舌头。病人虽只是舌头那么一伸一缩,没半分钟吧,但中医生却由此得到了许多信息。粗略地说,比如先看舌体歪不歪,如歪了,可能是中风病。再看舌质,即舌头的质地、颜色,过红的病情属“热”,过淡的属“寒”。中医有时说你“寒”了,他“热”了(俗称“上火”),这是主要依据之一。再是舌苔,就是舌面味蕾上一层白的东西,薄白是正常,厚白是有“寒邪”,厚黄是“热邪”,都是“实证”。没苔了,又不行,说明病人属“虚”,要“补”……总之名堂多得很,也是中医的重要诊断依据之一。

再说“切诊”,具体说是“切脉”(即俗称“摸脉”)。所谓“切脉”,就是触摸病人四肢体表动脉搏动的变化来看病的方法,后来逐步简化成只摸病人双前臂腕上的桡动脉。这两个地方的“脉象”(“象”,即搏动的变化形态)在中医生看病来说它的关系可就大而复杂了,它把这脉象先分成至少是浮、沉、迟、数、虚、实、弦、滑、洪、涩等等许多种类。在部位上又分左手三部寸关尺,代表心、肝、肾;右手三部寸关尺,代表肺、脾、肾各内脏。凡是这些部位的脉象不正常了,就说明这些相应的脏腑有病……所以说来很复杂,它的内容已成了一部书。不管怎样,这“脉象”可是中医生看病的重要依据之一。简单举例:比如病人脉象是“浮”的,表示他的病在“表”,治疗就要用“表散”的方法;如果脉象是“沉而虚”的,表示病属“里而虚”,要用“补”的方法。“散”与“补”,方法完全不同,用反了就会出问题……总之,中医学里的治病经验都和它的脉象变化紧密地联系起来了,所以不切脉就不行(后文另详)。

好,上面的望、闻、问、切,就叫“四诊”。中医生就将这四诊所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而得出结论:病人得的是证还是证?是表证还是里证?是寒证还是热证?是虚证还是实证?这表里寒热虚实八个字、八大类就叫“八纲辨证”,合起来就叫“四诊八纲”。但这病到此还只是“初步印象”,还要进一步深入到更细的“脏腑辨证”等等,才能确立最后诊断,然后进行治疗。比如这个病人失眠了,经过这医生如上四诊八纲地辨证,得出是“心不足证”这个诊断时,这医生就将开给他中医叫“滋养心”作用的方药,他就可拿这方子去药房配方了……

看,这病人只在这中医生面前坐那么一会儿,在这中医生的脑子里就要闪过、联系上面这么多的东西,所以这医生就要用他的学识、经验,特别是对病人的责任心,才能正确地开出方子来,才能药到病除。所以说,当中医,看他坐着不动,貌似悠闲,但要做到认真负责,做一个完全合格的中医生,也是不容易的。但是,治疗还需多方面比如药房、家庭等等的配合,才能达到全面效果。例如上面所举“失眠”病人,因是慢病,医生还要告诉他一些日常注意的事项,这叫“医嘱”。比如叫他要注意心身两方面的休息,不过劳不心急,忌吃烟酒辛辣刺激物等等。另外一般有的还要“复诊”(即重复来看,俗称“改方”),医生将根据病情的变化不断进行“改方”。比如第一次的药方太“寒”了,病人服后有口淡、食欲降低不太想吃饭;太“热”了,病人有口舌干燥、大便秘结等等时,医生在复诊时就要加减药物进行纠正。这样,一次次复诊,仍是一次次望闻问切、四诊八纲地辨证,一次次改方,直到痊愈为止。因此这里也要提醒大家:在复诊时,除了告诉病情变好的一面之外,同时也要将不好的反应等等告诉医生,因为这样才能彻底全面治好你的病。认真细心的医生也欢迎这种意见和病人的,因为这样他才可更进一步得到全面的经验。因为说到底,治病是医生和病人多方合作的事,只有双方密切合作了,才能取得全面的效果。不要像旧时有的病人那样,故意不说病情以“考”医生,那样做只会贻误病情。(见附注4)

另外要注意的几点:

(1)复诊时一定要带原病历,因为上面记有系统资料。复诊时,医生要接着前面的资料、思路分析,然后进行改方。

(2)中医看病,要辨明是什么“证”才能治疗。这“证”的名称,也全用中医学概念的,而且要把“证”名写入中医病历,比如风热外感、风寒头痛、心不足等等。而一般社会上大多数人又都惯于西医概念的“病名”,对中医的“证名”了解得少,这时注意不要牵强附会自行套用解释,以免生出许多烦恼曲折来。(见附注2)因为中医看病是先定“病名”再定“证名”的,而要治的是这个“证”,才能治本。比如“头痛”是“病名”,一定要经过“辨证”,诊得是“风寒头痛”或“肝偏亢”等等,才是“证名”,才能治疗。例如前举失眠病人,中医诊得他是中医的“心不足证”时,他如理解为西医的“心脏衰弱”,就全不对了,如果再进一步理解为“心力衰竭”,那就更要惊慌失措了。因为中医说的“心”和西医的“心”是完全不同的内容和概念,相混不得。如果他一定要问这“心不足”是西医里的什么病?那这中医生也只能告诉他“可能相当于西医的神经衰弱”。为何只是“可能”?不能肯定吗?不能,因为西医的病名确立更严格,它必须经过他们那一套检查之后,才能确定,马虎不得。如果这病人硬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那也可以,现在正规的中医大都兼通西医,他会按照西医的一套给他检查治疗。另外,也有中医生按照病情需要主动加用西医方法检查治疗的,这就是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之一了。目前也使用得很多。特别有些病,西医方法查得细而深,有时也要作全面系统的检查,以便更好地结合治疗。

(3)有的病人,自己懂点中药,又钻研,常常在医生开好的方子上按自己的想法加减药物。这使不得!这容易打乱治疗步骤而贻误病情。因为开方的医生是按当时所辨的“证”开好了方药的。一个方子的组成,有严格的规则,主次分明。中药学里所谓药物配伍的“君、臣、佐、使”,就是这个意思。如果随便一改主次,就成另一方子而不对“证”了。打个比方,中医方剂组成,如同演一台戏,生旦净末丑,在每出戏里都有定则。在这出戏里,剧情需要老生唱主角,而在另一台戏里可能要旦角为主。主角不同,剧情也变,你如乱变,这台戏就唱不好了。比如:在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是主角,他唱重头戏;猪八戒就只能是配角,出出丑逗逗笑。如果把猪八戒写成主角,故事失去了主线,唐僧西天取经也取不成,故事就没味了。用药主次之理,也是这样。

(4)中药的配服。(见附注3)

(5)有人说中药好,没有副作用,对吗?此说有对有不对。说对,是指它在辨“证”明确而且复方使用时,确是如此。(“复方”,中医术语,指由多味中药组成的方子。)因为如前所述,中医讲“辨证论治”,讲调整全身综合反应,又讲不断辨证“改方”,这每次改方的过程就有纠正副作用的过程。仍以上述失眠病人为例,如服药之后,说饭少吃了,复诊时一看满口白苔,复诊的中医就要说“上次的药太寒了”,复诊时就必纠正。如不纠正,就是“药不对证”,是医生没有水平,不合格。一改,不寒不热,病也好了,医生才放心——这才是合格的中医。因为中医学里,历代都要求辨证论治,要求“药必对证”,而且成了一种守则,大家都这样做,最后就少副作用了。所以说只要是“辨证论治”准确了的复方,就少副作用。

至于单味中药,用得不恰当,同样有副作用。古语说“是药三分毒”,这“毒”就是副作用。例如:鹿茸、肉桂、附子都是热药,用于经辨证、体质属“寒”的人,用得适量,就无副作用。如不经辨证用于一般人,量又不大,可能也无副作用,但如瞎用在体质“热”的人身上,副作用就大了,轻的全身自感发热难受(但体不一定高);重的可以鼻子、齿龈等处出血,中医叫“血热妄行”,这就是明显的副作用了。因此一般重视“辨证论治”的中医都喜欢用复方汤剂,因为它能随时加减,随时“对证”,这样才能调整失去平衡的“全身综合反应”的“证”而达到“治病必求其本的”目的。单味药(也含“单方”)则只用于针对个别症状,即“治症”而不治“证”,疗效不全面,所以少用。例如人参,常用的补养药,真正用于治病,尤其是复杂的慢病,单独用的情况较少,都夹在复方中使用,比如人参养荣汤、参苓白术散、人参桃汤等等。最少的也拉上附子拼成“参附汤”,也常只用在“虚脱”(相当于“休克”)时,抢救一成功,就接用复方了。所以单一人参一类的药,一般只作保健药用,靠它单味治病就不常用。正如小说里赵子龙百万军中单骑救主的事,到底是少见的。就是这样,只用单味人参,中医学里也还不忘辨“证”,例如其中园参(人工栽种的)中的红参药偏“”,用于偏寒的人,生晒参药“平”,普通人均适宜。西洋参,则药偏“凉”,用于有“虚热”的人。……总之都有讲究,不能乱用,一句话:就为无病保健,也请中医看过,说明服法,才能保你的“健”!

(6)有人说“急病找西医,慢病看中医”,有无道理?

此话大部分有理,因为一般来说,急病大都是致病因素突然袭击人体所致,比如急感染、外伤出血等等。西医的特点是能对疾病准确定位,并定定量,再加电脑一算,点滴无误。比如大出血了输血;缺氧了吸氧;休克虚脱了升压;中毒了洗胃;骨折了X光一照,准确复位;细菌感染了,抗菌消炎……针对强,给药途径又快,所以是立竿见影、起死回生的,所以确应首先选用。如果疾病急期已过,机体因病害长期侵袭而全身失调的各病——比如肝炎病人,当它肝部的炎症已消,肝功能等已正常;急盂肾炎病人的尿中细菌“转”(即化验细菌,找不到了)等等——此时既无炎可消,也无须输血吸氧了,局部针对的疗法已作用不明显。这时中医特有的全身调整的方法往往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但是也非绝对如此,有时也要结合进行,因为中医也有治急病的方法,比如“病学说”、“病论”等内容就是专讲急“时病”(流行病)的,有的内容目前也在采用,而且证明疗效很高;西医也有根治慢病的方法,特别是新近的成果如基因工程、生命科学等等更是治本之法。

(7)又有人说“老年病,看中医”,对吗?这话也对一半,在慢期,看中医是对的,有优势。因为人老了,病就多。这病那病,有的人高血压、糖尿病、神经衰弱、心脏不好等等,都沾一点。如用单打一地治疗,逐个对付,常是顾此失彼,效果不全面。而中医的辨证论治,讲全身调整,互相协调,作用就全面些。但遇急发作期,则西医的方法针对强,疗效快,应该首选。

说老年病,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即心理因素。老年心理,最常见的是无病怕生病;有病更愁病。有的人一坐下来,说老说病,没完没了,病本不重,但心病却重。老、病相邻,人老了,易多病,是事实,但如何对待大有区别。态度不同,后果也可不同。从悲观角度看,如果你对着所买的书本生搬硬套,则上面所说的病病都可通险途。比如伤风感冒,小病而已,但书上说它可继发肺炎,肺炎失治误治便可丢命,这也是事实。你如不看治疗及时的良好效果,只往坏处想,心里就不轻松了。又如高血压,老人常见病,只要注意调养治疗,绝大部分都可无事。但书本上又说,它可与中风偏瘫相连,也是事实。如果你又盯着这点,心里已够紧张了,又加一些骗钱广告,天天大叫:“此病危险,必须吃我的药!”结果吓得你不敢不吃他的药,但是血压还是下不来……这种悲愁心理,影响很大。又有的人,病本不重,甚至没病,亲友相见,作为问候,有的会说“嗬,你是老了,瘦了,该好好养着,吃点补品”,等等。这原是见面的客套话,正如常人见面说“饭吃了没有?”一样,敏感的人却当了真,回去一照镜子,好像真的瘦了老了,于是心病更重了。此事虽小,但许多人就败在人们无意说的这句话上。

好,以上说了个开头,至于详细内容,特别里边一些问题的“为什么”,请看后面各节。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推荐阅读

·伤寒杂病论 ·本草纲目 ·黄帝内经 ·灵枢经 ·素问 ·难经 ·伤寒论 ·神农本草经 ·养生秘旨 ·濒湖脉学
古典小说|唐诗|宋词|经部|史书|子部|辞赋|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