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古书房 · 中药材大全
目录
位置:主页 > 子部 > 古代医书 > 中药材大全 >

白头翁的功效与作用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白头翁-原态

白头翁-药材

白头翁-饮片

白头翁-原态

白头翁-药材

白头翁-饮片

茛科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chinensis(Bge.)Regel的干燥根。主产于吉林、黑龙、辽宁、河北、山东、陕西、山西、西、河南、安徽、苏等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叶及残留的花和须根,保留根头白绒,晒干。切薄片,生用。

【药】苦,寒。归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应用】

1.热毒血痢。本品苦寒降泄,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尤善于清胃肠湿热及血分热毒,故为治热毒血痢之良药。用治热痢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可单用,或配伍黄连、黄柏、秦皮同用,如白头翁汤(《伤寒论》);若为赤痢下血,日久不愈,腹内冷痛,则以本品与阿胶、干姜、赤石脂等药同用,亦如白头翁汤(《千金方》)。

2.疮痈肿毒。本品苦寒,主入明,有解毒凉血消肿之功,可与蒲公英、连翘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药同用,以治疗痄腮、瘰疬、疮痈肿痛等证。

本品若与秦皮等配伍,煎汤外洗,又可治疗痒带下。此外尚可用于血热出血以及疟发热烦躁。

【用法用量】煎服,9~15g,鲜品15~3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虚寒泄痢忌服。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疟狂易寒热,癥瘕积聚,瘿气,逐血止痛,金疮。”

2.《药论》:“止腹痛及赤毒痢,治齿痛,主项下瘤疬。”

3.《本草汇言》:“凉血,消瘀,解湿毒。”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皂苷,水解产生三萜皂苷、葡萄糖、鼠李糖等,并含白头翁素、23-羟基白桦酸、萝卜素等。

2.药理作用:白头翁鲜汁、煎剂、乙醇提取物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枯草杆菌、伤寒杆菌、沙门氏杆菌以及一些皮肤真菌等,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品煎剂及所含皂苷有明显的抗阿米巴原虫作用。本品对道滴虫有明显的杀灭作用;对流感病毒也有轻度抑制作用。另外,尚具有一定的镇静、镇痛及抗惊厥作用,其地上部分具有强心作用。

3.临研究:据报道,本品常用于细菌痢疾和阿米巴痢疾,对阿米巴肝脓肿也有一定疗效,但需多法配合和随证加减(中药药理与应用 2000:343);近年来白头翁尚可用于其他多种疾病,如:用白头翁水煎,沉淀过滤浓缩口服,治疗久治不愈、尚未溃破的淋巴结核52例,总治愈率84.6%(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8:3);用白头翁、夏枯草、玄参、生大黄水煎取汁,做超声雾化,治疗绿脓杆菌肺炎7例,6例有效,痰培养转(中医杂志1996,12:103);以白头翁为主,随证加减治疗盆腔炎36例,其中急期22例,慢期14例,疗效显著(长春市中医学院学报1998,3:34)。此外,以原白头翁素静脉注射,对肺部鳞癌、未分化癌及黑色素瘤等有一定效果;本品尚可用治消化溃疡、神经皮炎、急盂肾炎、坏死肠炎、功能宫出血等。

4.不良反应:鲜白头翁全草捣烂后因原白头翁素逸出而有强烈的刺激气味,对皮肤粘膜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接触眼部可引起流泪;吸入可引起喷嚏、咳嗽;内服可引起流涎、胃肠炎症、呕吐、腹痛、肾炎、血尿及心衰,并可因呼吸衰竭而死。干燥久贮者局部刺激作用大为降低。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推荐阅读

·伤寒杂病论 ·本草纲目 ·黄帝内经 ·灵枢经 ·素问 ·难经 ·伤寒论 ·神农本草经 ·养生秘旨 ·濒湖脉学
古典小说|唐诗|宋词|经部|史书|子部|辞赋|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