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古书房 · 医宗金鉴
目录
位置:主页 > 子部 > 古代医书 > 医宗金鉴 >

删补名医方论·越婢汤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越婢汤

治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者。又治里水,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令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五枚 甘草一两恶风加附子一枚(炮)。,右五味,以水六升,煮麻黄,去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三服。

【集注】喻昌曰:越婢汤者,示微发表于不发之方也,大率取其通调营卫。麻黄,石膏二物,一甘热,一甘寒,合而用之,脾偏于则和以甘热,胃偏于则和以甘寒。乃至风热之,水寒之,凡不和于中土者,悉得用之何也?中土不和,则水谷不化其悍之气以实营卫。营卫虚,则或寒,或热之气,皆得壅塞其隧道,而不通于表里。所以在表之风水用之,而在里之水兼渴,而小便自利者,咸必用之,无非欲其不害中土耳。不害中土,自足消患于方萌矣。赵良曰:五脏各一其,独脾胃居中而两属之。故土不独成四气,土亦从四维而后成,不惟火生而已。于是四方有水寒之,即应于脾,风热之,即应于胃,饮食五味之寒热,凡入于脾胃者亦然。一有相干,则脾气不和,胃气不清,而水谷不化其微,以行营卫,以实也。甘者,土之本味,所以脾气不和,和以甘热,胃气不清,清以甘寒。麻黄之甘热,走手足太经,连于皮肤,行气于三,以祛寒之邪;石膏之甘寒,走手足明经,达于肌肉,行气于三,以祛风热之邪。

既用其味甘以入土,用其寒,热以和,用其善走以发越脾气,更以甘草和中缓急,二药相协而成功。大枣之甘,补脾中之血;生姜之辛,益胃中之气。恶风者虚,故加附子以益。风水者,则加术以散皮肤间风水气,发谷以宣营卫,与麻黄,石膏为使,引其入土也。越婢之名,不亦宜乎?

【按】喻昌所论明析,赵良之说,能细剖其理,开悟后学,故两录之。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推荐阅读

·伤寒杂病论 ·本草纲目 ·黄帝内经 ·灵枢经 ·素问 ·难经 ·伤寒论 ·神农本草经 ·养生秘旨 ·濒湖脉学
古典小说|唐诗|宋词|经部|史书|子部|辞赋|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