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古书房 · 医学微生物学
目录
位置:主页 > 子部 > 古代医书 > 医学微生物学 >

八 病原性球菌·4 脑膜炎球菌和淋球菌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一、脑膜炎球菌

脑膜炎球菌(Meningococcus)的学名是脑膜炎奈瑟氏球菌(N.meninyitidis),为流行脑脊髓膜炎(流脑)的病原菌。

(一)生物学

为革兰氏双球菌,在急期或早期患者脑脊髓液中,大多位于中粒细胞内,呈肾形成双排列,凹面相对。电镜下可以观察到自病人分离的毒菌株有微荚膜和菌。培养条件要求较高,普通培养基上不生长,在含有血清或血液的培养基上方能生长,如经加热(80℃以上)的血液琼脂培养基(称为巧克力血液培养基)。本菌为专需氧菌,但初次培养时,在5~10%CO2低氧环境中生长最旺盛,最适PH7.0~7.4,最适度37℃,培养24~72小时后,菌落呈圆形、光滑、湿润、透明、微带灰兰色。在血清肉汤中均匀生长。

本菌抵抗力弱,对寒冷、日光、热力、干燥、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均敏感。对磺胺、青霉素、链毒素、金霉素均敏感,但容易产生耐药

根据脑膜炎球菌表面荚膜多糖抗原的不同,将本菌分为A、B、C、D、X、Y、29E及W135九个血清群,对人类致病的多属于A、B、C群,我国95%以上病例为A群,有的地区发现B群和C群。X、Y、Z等经常在带菌者中发现,极少致病。以根据外膜蛋白抗原(型特异)将各血清群分为若干血清型。

(二)致病与免疫

脑膜炎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为荚膜、菌、内毒素。

本菌通常寄居于正常人鼻咽腔,在约有5~10%的健康人鼻咽部带有本菌,流行期高达20~70%,但带菌者90%并不病,少数引起鼻咽炎,严重者造成菌血症,仅1~2%的人,经血流或淋巴到达脊髓膜引起化脓脊髓膜炎。带菌者和病人是传染源。

本菌经飞沫传染,也可通过接触病人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的物品而感染。潜伏期约1~4天。本病的发生和机体免疫力有密切的关系,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时,侵入鼻咽腔细菌大量繁殖而侵入血流,引起菌血症和败血症,病人出现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皮肤上有出皮疹,皮疹内可查到本菌。严重者侵犯脑脊髓膜,发生化脓脑脊髓膜炎,出现头痛,喷呕吐,颈顽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甚至由于两侧肾腺出血,发生肾腺功能衰竭,中毒休克。上述症状的产生,与细菌自溶和死亡释放出大量内毒素有关。

此外,目前已证实脑膜炎双球菌和淋菌能产生一种胞外酶,即lga 蛋白酶,能特异地裂解人lgA1,进而破坏人的正常免疫功能,它在致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人对脑膜炎球菌有较强免疫力,感染后仅1~2%的表现脑膜炎。儿童免疫力较弱,感染后发病率较高。母体内抗体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故6个月以内婴儿患流脑很少。

感染后体产生的荚膜多糖抗体、抗外膜蛋白抗体,有特异杀伤脑膜炎球菌的作用,抗脂多糖抗体可能在中和毒方面有一定意义。

(三)微生物诊断

流脑流行期间,根据典型症状和体征不难诊断。对散发的或不典型病例,可采取瘀斑中血液、外周血液或脑脊液送检。带菌者可用末端2cm处弯曲的棉拭,深入口腔,直达悬雍垂后鼻咽腔部,小心旋转采取分泌物送检。

1.直接染色镜检

在瘀斑处采取血液或组织液,经美蓝染色,如找到肾形革兰氏双球菌,可作初步报告。对脑脊液标本,离心取沉淀物制备涂片,用革兰氏染色或美兰染色镜检,在多形核细胞中找到肾形双球菌,结合临症状即可确诊,也可用免疫荧光法直接查菌体。

2.分离培养

对无菌采取的瘀血斑或脑脊液先行葡萄糖肉汤增菌,或直接接种于巧克力血平板或黄双抗琼脂平板上,5~10%CO2环境下,培养18~24小时,观察结果。

3.血清学检查

可用间接血凝试验,ELISA等方法检测流脑抗体,以辅助诊断。

(四)特异防治

对易感儿童注射纯化流脑群特异多糖菌苗,进行特异预防。流行期间可口服磺胺药物预防。治疗流脑首选磺胺,也可用青霉素、氯霉素或氨苄青霉素。

二、淋

菌(N. gonorrhoeae)为严格的人体寄生菌,常存在于急尿道炎与道炎的脓泌物的白细胞中,形态染色类似于脑膜炎球菌。本菌培养要求高,一般不易培养,需在培养基中加入腹水或血液。抵抗力弱,不耐干燥和寒冷,对一般消毒剂敏感,对磺胺、青霉素较敏感,但易产生耐药

淋球病的致病机理复杂,其毒力与菌、荚膜、脂多糖和外膜蛋白的某些成份有关。淋菌产生的lgA1蛋白酶能裂解人lgA1 ,因此也是不可忽视的毒力因子。淋菌lgA1蛋白酶产生的抗体具有中和该酶的活,并能中和脑膜炎双球菌和部分流感杆菌lgA1蛋白酶的活

人类是淋菌唯一的自然宿主,淋病主要由接触而传播。淋菌侵入泌尿生殖系统繁殖,男发生尿道炎,女引起尿道炎和子颈炎。如治疗不彻底,可扩散至生殖系统。胎儿可经产道感染造成新生儿淋结膜炎。

人类对淋菌无自然免疫力,均易感,病后免疫力不强,不能防止再感染。

微生物学检查主要是采取尿道脓泌物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如在中粒细胞中发现革兰氏双球菌时,就有诊断价值,必要时进行分离培养。对患者应早期用药,彻底治疗。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推荐阅读

·伤寒杂病论 ·本草纲目 ·黄帝内经 ·灵枢经 ·素问 ·难经 ·伤寒论 ·神农本草经 ·养生秘旨 ·濒湖脉学
古典小说|唐诗|宋词|经部|史书|子部|辞赋|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