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古书房 · 伤寒说意
目录
位置:主页 > 子部 > 古代医书 > 伤寒说意 >

七·少阳经坏病少阳坏病结胸痞证 汗下后寒湿发黄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汗下后寒湿发黄

伤寒六七日,已经发汗,而复下之,土败胃逆,胆木壅遏,以致胸胁满结,小便不利,烦渴不呕,往来寒热,但头上汗出,此上热中寒,外显少明之郁冲,内隐太之滞陷。宜柴桂枝干姜汤,柴、黄芩,清相火而降烦热,牡蛎、栝蒌,消满结而解烦渴,姜、甘,中而培土,桂枝疏木而达郁也。

若得病六七日,脉迟而浮弱,外恶风寒,手足暖,是太中风,欲传太之藏也。医反二三下之,败其胃气,不能饮食,而少不降,胁下满痛,筋脉不荣,头项强直,土湿木遏,小便不利,面目身体悉发黄色。此虚,胆胃郁冲,肝脾滞陷,一与柴汤,寒泻肝脾,清气愈陷,后必下重。

凡渴而饮水即呕者,便是太湿旺,柴汤不中与也。饮水呕者,食谷必哕,以其胃气之败也。

【57】柴桂枝干姜汤 七十四

半斤桂枝去皮,三两干姜二两栝蒌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熬,二两甘草炙,二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推荐阅读

·伤寒杂病论 ·本草纲目 ·黄帝内经 ·灵枢经 ·素问 ·难经 ·伤寒论 ·神农本草经 ·养生秘旨 ·濒湖脉学
古典小说|唐诗|宋词|经部|史书|子部|辞赋|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