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古书房 · 景岳全书
目录
位置:主页 > 子部 > 古代医书 > 景岳全书 >

之四十四烈集·痘疹诠\痘疮(中)·陷伏(三十三)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陷伏(三十三)

凡看痘之法,其出欲尽,出不尽者伏也;其发欲透,发不透者倒陷也;其收欲净,收不净者倒靥也。伏唯一证,陷有数种。凡毒之伏者,患在未壮之先,其人疮虽出而热不少减,或烦渴,或躁闷,此必有伏毒未得全出也。陷则患于既壮之后,其血渐干而变黑者,谓之黑陷;浆脓未成而为痒,或破损者,谓之倒陷;浆脓既成而复湿烂,皮破不肯结靥,收不干净者,谓之倒靥,亦陷类也,是皆恶候。凡治此者,使非猛峻之剂,安能望其回生。时医欲以寻常之药救此危病,其犹放雀搏,驱羊敌虎耳。故其轻者宜夺命丹,重者宜神应夺命丹,则其庶几耳。倘服药后而反增黑色者,为必不治之证。

痘之留伏毒不尽出者,证有不同,当辩治之。有元气不足而托送无力者,此必禀赋素弱,饮食素少,身无大热而出有不透,即不足之证也,宜十宣散、蝉蜕膏之类,加独圣散主之,若虚而有热者,宜人参透肌散。有毒盛气滞,留伏经络而出不透者,必其人气体浓浊,身有大热而汗不易出,即皆有余之证,宜荆防败毒散主之。若表里俱实,外有大热,内有秘结烦满,而留伏不透者,宜双解散。

干黑不起而倒陷者,当分五证∶一则内虚而气不能外达,故致出而复没,或斑点白色,或见灰黑倒陷者,必其人不能食,或腹胀内寒,或手足冷,或吐泻,或寒战咬于,皆内虚也,速宜中,轻则十宣散、六气煎;甚则陈氏十二味异功散,或九味异功煎;外用荽酒喷之,或更用十全大补汤。但得冷者暖,陷者起,黑音红活,便是佳兆。若服药后而反加烦躁昏乱者死。二则毒瓦斯太盛,内外熏灼,不能尽达于表,因而复陷于里,乃致热烦躁扰,气喘妄言,或大小便不利,渴而腹胀,是皆毒瓦斯之倒陷也,轻者利小便,宜大连翘饮、通关散,或四顺清凉饮;甚者通大便,宜承气汤,并外用水杨汤浴之。得利后疮出则佳,更用加味四圣散调治之。凡治此者,但得气不败,脾胃暖,身欲饮水者生。苦加寒战身冷,汗出耳反热者死。三则外感风寒,肌窍闭塞,血脉不行,必身痛,或四肢微厥,斑点不长,或变紫黑如瘾疹者,此倒伏也,宜肌散表,用桂枝葛根汤加麻黄、蝉蜕,或紫草饮,外用荽酒喷之,但令散寒邪,使热气得行,则痘自长矣。四则或因误下,毒瓦斯入里而黑陷者,先宜六气煎,或胃饮以培养胃气。如表有未解者,后宜柴葛桂枝汤以疏散于外,甚者再加麻黄。五则以房室不洁,或为秽恶所触而黑陷者,宜内服紫草饮子,外用荽酒喷之,或用茵陈熏法,并用辟邪丹。

将起发时,虽有浆水,但色见黑黯者,最为可畏,急宜六气煎加川芍以香血气,血气旺则毒自散而色自活矣。或以十全大补汤合无价散主之。

凡倒靥之证,亦须看大便何如,苦大便秘结而内热者宜利之,以四顺清凉饮,或三黄丸主之。若大便不实而内不热者宜补之,以六气煎,或十全大补汤加防风、白芷;甚而泄泻者,宜陈氏十二味异功散。有虽不泄泻而虚寒甚者,宜九味异功煎,并外用败草散。

治陷伏证有三验法,凡服药之后,但得陷者复肿,渐以成脓,乃一验也;苦原疮已干而别于空处另出一层,起发成脓,渐以收靥者,二验也;亦有不肿不出,只变自利,下去脓血而饮食神如故者,三验也,有验者吉,无则凶。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推荐阅读

·伤寒杂病论 ·本草纲目 ·黄帝内经 ·灵枢经 ·素问 ·难经 ·伤寒论 ·神农本草经 ·养生秘旨 ·濒湖脉学
古典小说|唐诗|宋词|经部|史书|子部|辞赋|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