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古书房 · 常见老年病防治
目录
位置:主页 > 子部 > 古代医书 > 常见老年病防治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原因+症状+预防+治疗方法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血小板减少紫癜是出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临表现以皮肤的瘀点及瘀斑,粘膜及内脏出血为特征。本病按发病原因明确与否分为原发和继发两种,本篇主要讨论原发血小板减少紫癜。

【发病原因】

本病确切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现分述如下:

1.免疫因素。血小板减少的直接原因是血小板破坏增加,即血小板存活时间显着缩短,导致的原因是病人血浆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这种抗体对同种和自身血小板均有破坏作用。

2.脾脏因素。经研究发现脾脏可能是产生抗血小板抗体的重要部位之一。当脾脏产生大量抗血小板抗体时,正常血小板经过脾脏与抗血小板抗体结合而致敏,致敏的血小板极易被吞噬细胞所吞噬,因此患者周围血中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

3.血管因素。临上发现,有些病人的出血程度与血小板数量的减少不成比例,这可能是本病的出血与细血管功能障碍也有关系。例如脾切除后,虽然部分病例血小板数并未上升,但出血现象则可改善;用肾腺皮质激素治疗后,血小板数量不一定增加,但细血管脆试验转为,出血也可减轻。凡此皆足以说明细血管缺陷对本病出血的重妄意义。

4.遗传因素。据研究表明,患者及其直系健康的家属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学缺陷,提示此病可能与遗传有很大关系。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特征为各种慢血,而导致慢血的最常见原因不外乎内热或气虚。虚内热可迫使血液妄行而引起各种出血,脾气虚弱不能统摄血液也可引起各种出血,所以血从上溢则吐衄、齿龈出血;血从下溢则便溺下血;血液外发肌肤则见斑疹等。

【临床表现】

起病可急可缓,常见皮肤紫癜,分布以四肢、部和胸部为主,呈针尖样的瘀点,也可以出现瘀斑或血肿。粘膜出血可来自鼻腔、口腔、泌尿生殖道或胃肠道。少数病例可有粘膜下及视网膜出血。颅内出血可危及生命。依病程可分为急、慢两种类型,老年人以慢型较常见,其主要特征有:

1.起病缓慢。常有长期皮下出血史,但出血症状相对较轻,常呈持续或反复发作。持续发作者,血小板持久低下;反复发作者,可持续数周至数月。缓解期长短不一,可为一月,数月乃至数年。

2.脾脏轻度肿大。反复发作者,常有轻度脾脏肿大。

3.血小板中度减少。患者血小板多在3~8万/立方毫米之间,血小板寿命短,约为1~3天,一般无明显贫血,但反复出血可引起贫血。

4.反复出血。少数病人反复出血,连续多年,以致引起全身衰弱状态。

【预防措施】

原发血小板减少紫癜从发病病因上说虽还不甚明确,因此如何从病因学角度谈预防本病的发病,似属困难,但是对已病者来讲,如何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或反复发作,完全是可能的。

1.饮食预防。患者平素应忌食油腻、生硬食物,虾、蟹及海腥发物亦不宜食,特别是虚内热者还须禁忌辛棘炙?埂⒓宄瓷湛局?物。应以进食清淡、低脂、高蛋白食物为宜。

2.药物预防。内热者平时可常食清热养之品,如冰糖炖白木耳、枸杞子蒸肉饼汤等;气虚者可多进补气摄血之物,如花生仁(连衣)30克、桂圆肉15克,生吃,或桂圆肉15克、莲子30克、人参5克,共煮熟服。

3.增强体质。平素应加强起居调摄,早睡早起,增强体质也不失为预防本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治疗方法】

对急发作的出血及血小板数过低时应适当休息,防止各种损伤引起严重出血。治疗本病的目的在于控制出血现象;减少血小板破坏;改善血小板的生成情况。目前常用治疗方法有下列几项:

1.肾腺皮质激素。这是治疗本病的重要药物,对急、慢病例均有一定疗效,其剂量应根据病情而定。病情较轻者强的松0.5毫克/公斤体重/日,中度严重者强的松1毫克/公斤体重/日;非常严重者(血小板低于1万/立方毫米)强的松2毫克/公斤体重A日。

由于本药副作用大,待血小板计数回升至正常后逐渐减量至最小维持量,维持时间3~6个月。

2.脾切除术。脾切除可以消除产生血小板抗体的主要来源,去除破坏血小板的主要部位。因此至少有2/3的病人脾切除是有效的。但50岁以上病人的疗效比年轻人要差,所以老年患者行脾切除时要慎重,不宜草率从事。

3.免疫抑制疗法。本法是一种非特异的疗法,适应症如下:(1)长期使用皮质激素疗效不明显;(2)脾切除后无效及复发;(3)有皮质激素禁忌症,又不适宜脾切除者。常用药物有:硫唑嘌呤1.5~3.0毫克/公斤体重/日,胃热口服;环磷酰胺1.5~3.0毫克/公斤体重/日,口服。

4.提升血小板及止血的药物。主要有三磷酸腺苷(ATP)、辅酶A、止血敏、景天三七糖浆、安咯血等。

5.中医药治疗。本病按中医辨证,属虚胃热而见出血颜色鲜红、伴头目眩晕、口干喜冷饮、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者,方用玉女煎加减(生地15克、麦冬10克、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甘草3克、茜草10克、蒲黄10克)以养清热;气虚脾弱而见出血颜色较淡、动则气急多汗、面色虚浮少华、头昏眼前发黑、萎乏力者,方用归脾汤加减(参15~30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当归9克、白芍9克、首乌10克、枣仁10克、茜草10克、蒲黄10克)以补气健脾。此外应据具体情况酌加补血止血药物。

6.单方验方。复方皂矾丸治疗:人参120克、海马30克、皂矾120克、油桂60克、核桃仁60克、大枣60克、七寸蛇一条.制法:大枣去核蒸熟,碾成糊状;人参、海马烤干,加上其余药物生碾成粉。然后将药粉和于枣糊中,制成丸,每丸约3~5克。每日3次,每次1丸,饭后用开水服下;红枣10枚、龟肉120克,共煮服;猪心1个、核桃肉60克,共煮服。上述诸法均有一定疗效。

附:继发血小板减少紫裥

继发(也称症状)血小板减少紫癜,可以由于骨髓血小板生成障碍,血小板过度破坏或兼有两方面因素。临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与原发的极为类似,必须仔细区别。不过本病都可找到发病原因。主要发病原因有以下几种:

1.骨髓的器质病变。如再生障碍贫血、白血病、巨幼红细胞贫血、恶肿瘤转移等,由于骨髓器质病变,血小板生成发生障碍,引起血小板减少。

2.感染。细菌、病毒或立克次体的急感染,如伤寒、斑疹伤寒、败血症等,大多由于血小板破坏过多所致。

3.化学和物理因素。抑制骨髓化学药物和放射同位素破坏了巨核细胞,影响血小板的生成。

4.脾机能亢进。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肿大,常见的如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疟疾等。

5.其他。如系统红斑狼疮及其他胶原疾病、尿毒症、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内凝血、过敏疾病等,均可发生血小板过度破坏,而致血小板减少症。

由于本病的发病原因很明确,所以其预防措施主要是消除发病的原因,治疗首先是针对原发疾病,其他治疗与原发血小板减少紫癜基本相同,但脾切除术多无疗效,甚至是禁忌的。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推荐阅读

·伤寒杂病论 ·本草纲目 ·黄帝内经 ·灵枢经 ·素问 ·难经 ·伤寒论 ·神农本草经 ·养生秘旨 ·濒湖脉学
古典小说|唐诗|宋词|经部|史书|子部|辞赋|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