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古书房 · 本草纲目拾遗
目录
位置:主页 > 子部 >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拾遗 >

十 虫部-禾虫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闽广浙沿海滨多有之,形如蚯蚓。闽人以蒸蛋食,或作膏食,饷客为馐,云食之补脾健胃。

广志∶夏暑雨禾中蒸郁而生虫,或稻根腐而生虫,稻根色黄,虫乃稻根所化,故色亦黄。

大 者如箸许,长至丈,节节有口,生青熟红黄,霜降前禾熟则虫亦熟;以初一、二及十五、六乘大潮断节而出,浮游田上,网取之。得醋则白浆自出,以白米泔滤过,蒸为膏,甘美益人,得稻之华者也。其腌为脯作醢酱,则贫者之食。 吴震方岭南杂记∶禾虫绝类蚂蝗,青黄色,状绝可恶厌。潮所淹没淡水田禾根内出,数尺长至丈余,寸寸断皆活,能游泳,午后即败不可食。滴盐醋一小杯,裂出白浆,蒸鸡鸭蛋,牛最鲜。 粤录∶禾虫状如蚕,长一、二寸,无种类。夏秋间早、晚稻将熟,禾虫自稻根出,潮长浸田,因乘潮入海,日浮夜沉,浮则水百皆紫。采者以巨口狭尾之网系于 ,逆流迎之,网有囊,重则倾泻于舟。

补脾胃,生血利湿,行小便;疮疡勿食,能作脓。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推荐阅读

·伤寒杂病论 ·本草纲目 ·黄帝内经 ·灵枢经 ·素问 ·难经 ·伤寒论 ·神农本草经 ·养生秘旨 ·濒湖脉学
古典小说|唐诗|宋词|经部|史书|子部|辞赋|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