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古书房 · 备急千金要方
目录
位置:主页 > 子部 > 古代医书 > 备急千金要方 >

二十八 脉法·阴阳表里虚实八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弦为少,缓为明,洪为太,三也。微为少,迟为厥,沉为太,三也。

脉有一,一,一。有一,一,一。如此言之,寸口有六脉俱动耶。然《经》言∶如此者,非有六脉俱动也,谓浮、沉、长、短、滑、涩也。凡脉浮、滑、长者,也。沉、涩、短者,也。所以言一者,谓脉来沉而滑也。一者,脉来沉滑而长也。一者,谓脉来浮滑而长,时一沉也。所以言一者,谓脉来浮而涩也。一者,谓脉来长而沉涩也。一者,谓脉来沉涩而短,时一浮也,各以其经所在,言病之逆顺也。

脉有虚,虚,何谓也?然浮之损小,沉之实大,故云∶虚。 沉之损小,浮之实大,故曰∶虚,是谓虚实之意也。 凡脉浮、大、数、动、长、滑,也。沉、涩、弦、弱、短、微,也。病见脉者,逆也,主死。病见脉者,顺也,主生。 关前为,关后为数即吐,微即下。弦则头痛,弦则腹痛,根据察病也。 又尺脉为脉常沉而迟。寸关为脉但浮而速。 尺脉上不至关为绝,寸脉下不至关为绝,绝而微,死不治。 呼为表属腑,吸为里属脏。微不能呼,微不能吸。 呼吸不足,胸中短气。 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在其上,涩反在下。微即气不足,沾热汗出。涩即无血,厥而且寒。 诸腑脉为,主热。诸脏脉为,主寒。微则汗,浮自下。(《脉经》作微。) 数,口生疮。数加微,必恶寒烦扰,而不得眠。 芤吐血(《脉经》作数则吐血。) 芤下血(《脉经》作涩则下血)。无则厥,无则呕。 寸口脉浮大而疾者,名曰中之,病苦烦满身热,头痛,腹中热, 寸口脉沉细者,名曰中之,病苦悲伤不乐,恶闻人声,少气,时汗出,气不通(不通一作并),臂不能举。(《巢氏病源》作臂偏不举。) 尺脉沉细者,名曰中之,病苦两胫酸疼,不能久立,气衰,小便余沥,下湿痒。 尺脉滑而浮大者,名曰中之,病苦小腹痛满,不能溺,溺即中痛,大便亦然。 尺脉牢而长,关上无有,此为,其人苦两胫重,小腹引腰痛。 寸口壮大,尺中无有,此为,其人苦腰背痛人有三虚三实者,何谓也?然有脉之虚实,有病之虚实,有诊之虚实。脉之虚实者,脉来濡者,虚。牢者,实也。病之虚实者,出者为虚,入者为实。言诸者为虚,不言者为实。

缓者为虚,急者为实也。诊之虚实者,痒者为虚,痛者为实。外痛内快为外实内虚,内痛外快为内实外虚,故曰∶虚实也。 问曰∶何谓虚实?答曰∶邪气盛则实,气夺则虚。何谓重五实。 脉细皮寒,气少,泄痢注前后,饮食不入,为五虚也。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推荐阅读

·伤寒杂病论 ·本草纲目 ·黄帝内经 ·灵枢经 ·素问 ·难经 ·伤寒论 ·神农本草经 ·养生秘旨 ·濒湖脉学
古典小说|唐诗|宋词|经部|史书|子部|辞赋|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