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古书房 · 元曲
目录
位置:主页 > 元曲 >

张可久《【中吕】迎仙客·秋夜》题解,注释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中吕】迎仙客

秋夜

雨乍晴①,月笼明,秋香院落砧杵鸣②。二三更③,千万声,捣碎离情,不管愁人听④。

【题解】

这首小曲抒写了因秋夜捣衣声而引起的离愁。秋夜凄清,本就容易引人伤感,家家户户又响起了捣衣声,使得主人公触景伤怀,思绪绵绵。更深夜半,此起彼伏的捣衣声仍未停歇,好像要把主人公的离情捣碎。小曲很像民歌,语意清新,别具意境,是小山乐府中较为本色的一首。

【注释】

①乍晴——刚刚放晴。

②砧杵(zhēnchǔ)鸣——各庭院都响起了捣衣声。砧,捣衣服用的石板。

③二三更——指夜深时分。

④愁人——愁绪满怀的人。

【作者简介】

张可久(1270?—1348),元代后期著名散曲家。字伯远,号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又说名久可,字可久。庆元(今浙江宁波)人。事迹不可详考。略知曾以路吏转首领官,掌省署文牍,一生仕途不得志,时官时隐,四处奔波,足迹遍及湘、赣、闽、皖、苏、浙等地;年七十余,尚为昆山幕僚,80岁左右为“监税松源”。晚年居杭州,以山水自娱,毕生专写散曲,不写杂剧,尤其致力于小令,与马致远、卢挚、贯云石等有词曲唱和,称马致远为先辈。今传小令855首,套数9首,数量在元代散曲作家中首屈一指。张可久是元代散曲由前期的朴素自然变为后期的典雅工丽的关键人物,是“清丽派”散曲作家的代表。张氏善于把诗词的词藻、句法、声律等吸收到散曲中去,使散曲诗词化。他的散曲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声律谐和,风格俊逸,当时便已成集。现存天一阁本《小山乐府》,影元抄本《北曲联乐府》,明李开先辑《张小山小令》,徐渭辑《小山乐府》,清夏煜辑《张小山小令选》,清劳权辑《张小山北曲联乐府》及近人任讷《散曲丛刊》本《小山乐府》等。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古典小说|唐诗|宋词|经部|史书|子部|辞赋|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