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古书房 · 影视赏析
目录
位置:主页 > 外国名著 > 影视赏析 >

电影《母亲三十岁》剧情简介+影评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1973 彩色片 98分钟

中国台湾大众电影公司摄制

导演:宋存寿 编剧:张永祥(根据于梨华小说《海天一泪》改编) 摄影:陈坤厚 主要演员:秦汉(饰朱青茂) 李湘(饰母亲) 金永祥(饰父亲) 庹宗华(饰青茂少年) 衣依(饰张玟中) 张冰玉(饰吴伯母)

本片获1973年台湾中国影评人协会评奖最佳国语片第一名

【剧情简介】

朱青茂即将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吴伯母给他送来御寒的毛衣,里面夹着母亲给他的钱,他拒绝接受。女友张玟中请他到明星咖啡馆,也被他拒绝,协议由他请客才答应。到了咖啡馆,他对同学一概不搭理,因一言不和,拂袖而去。

夕阳西下,青茂独自走到平交道,看着急驰的火车,想到十年前,他跟母亲坐火车从台北回到嘉义,在车厢里,一个猥琐的汉子贪婪地偷窥母亲高举双手放行李时露出腰间的一段肌肤。汉子和母亲搭讪,借着送橘子拉拉扯扯,令小青茂难堪,小青茂把那汉子给的橘子扔到车厢马桶里。

朱青茂回到宿舍,面对书桌上父亲的遗照,想起母亲放下重病的父亲,穿着旗袍乘三轮车与那汉子幽会,小青茂骑着脚踏车尾随跟踪,到了目的地,踩着脚踏车坐垫翻墙,从窗口目睹半裸的母亲与那人爱抚。他写信叫伯母从台北来嘉义劝父亲治病,挽回家庭的幸福。不料当他和父亲从医院回家,又见到那汉子从自己家里出来,母亲对父亲恶言恶语,父亲不堪刺激而弃世,慈祥的吴伯父、伯母收养了他。其间,从嘉义流浪到台北寻找青茂的弟弟青昌告诉他,父亲过世后,幼妹青萍因母亲忽视照顾,病重夭折,小青茂听了,冲回卧室,伏在床上,恨得牙齿紧紧咬住食指,鲜血从嘴唇间渗出。

已嫁给表叔的母亲,屡次到台北看儿子,青茂都避而不见,甚至心里产生对女人的不信任感,对温柔可亲的女朋友张玟中亦喜怒无常。吴伯母取代了母亲的地位,给予他温馨的母爱,同时,亦使他对母亲的淫秽更增添憎恨。

几经伯母和女友的规劝,青茂才勉强答应与母亲见面,母亲住旅馆,让服务员端菜到房间,青茂与玟中到旅馆会母亲,误会母亲又跟别人勾搭,一怒扬长而去。后来,得知母亲在旅馆是叫厨师做几道菜招待他和女友后,才知道错怪了他母亲。青茂大学毕业,按规定到成功岭接受军训,母亲提着水果到车站送他,可是青茂已上了火车,母亲在车后拼命追赶,穿越交叉道,青茂在车厢眼睁睁看到母亲在交叉路口被货车辗毙。

【鉴赏】

《母亲三十岁》是台湾资深导演宋存寿的代表作之一。

六七十年代是台湾电影繁荣发展时期,李行、李翰祥、白景瑞、胡金铨、宋存寿等在影坛叱咤风云,建立了自己的电影叙事风格和大导演的辉煌地位。如果说李行工于伦理和乡土写实的艺术; 李翰祥专于中国戏曲和历史故事片的创作,白景瑞将欧美的现代电影语言与台湾当代生活的结合,以喜剧见长;胡金铨善于借鉴中国京剧和美术,将历史、武侠、禅糅合,独创短镜头剪辑的“功夫蒙太奇”;那么,宋存寿电影则突出表现在:认真选择题材的社会性和平民化,对电影艺术自身表现能力和手法的探索以及对内涵丰富性、多样性的深掘,既有三四十年代中国传统电影和50年代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影响,又观照当代台港现实生活,追求纪实美学,较上述几位导演来说,更趋于前卫性。前期导演李翰祥国联公司的《破晓时分》、李行大众电影公司的《母亲三十岁》,老板都是导演,从不横加干涉宋存寿的电影创作,无论挑选演员还是用钱,都尽量配合支持。宋存寿在1972年与郁正春等人合组80年代电影公司,改编导演琼瑶第一部带自传体的成名长篇小说《窗外》,此片讲述缺乏家庭关爱并伴有升学压力的中学女生同只身来自大陆的国文老师忘年的师生恋悲剧。这几部影片因都有较为从容的创作空间,充分发挥他的学识和才气,因而成为台湾电影的经典。

在台湾数十年的戒严时期,宋存寿似乎远离政治,他的电影与那些主流电影的趋炎附势截然不同。他的电影不涉及台湾政坛权力纷争,也没有在70年代台湾政治风暴中,鼓吹蒋氏的抗战历史,更没有反共八股。他拍的占装片《破晓时分》以清末的冤狱黑暗、《古镜幽魂》以人鬼恋情的磨折多难来关照现实社会和人生。宋存寿的电影题材多以当今现实生活为主,没有英雄人物,都是凡人庶民、职员、男女青年,在现实生活中有迹可循。他的电影人物神韵有致,平凡而实在,带点固执,又无视传统观念和道德。在传统思想的压制下,挫败者多,犹如灯蛾扑火,孤立无助,面对困难也仍然偏妄冷酷,以致弄得遍体鳞伤。那种悲剧,在宋存寿委婉的叙述下,展现的是一种人世间的真相。因此他的影片使人惊悸眩惑,较之一般虚浮的写实,更容易直抵人性,动容处令人久久无法平息。宋存寿是影视编导全才,但自担任导演之后,不再自己编写剧本,都用别人创作或改编自名小说的剧本,从小说到剧本再到电影,凡原著情感表达得愈益浓烈,到宋存寿手上就是愈好的电影。他的作品不矫饰,能正视他所经验到的周遭社会生活,或自身耳闻,或目睹别人经历。他的镜头能正确捕捉电影故事中那个时代某些层面的真实感觉。一旦离开他所熟悉的生活经验、离开他习惯的素材、离开他本人的温和个性,他的电影不可避免地显得生涩。他的作品近乎写实文艺片,拍的戏不见得都卖钱,但水准一定不会太差。

宋存寿的电影一直保持着严谨的传统文化色彩,在台湾老一辈电影导演中,颇有影响,很博得中外影评人的赞赏。对中国电影传统及发展渊源有相当认识的法国影评家皮尔·李思昂,认为宋存寿的导演手法在台湾是顶尖的。

《母亲三十岁》根据旅美华裔作家于梨华的中篇小说《海天一泪》(后改名为《母与子》)改编,此片在1981年被台湾《真善美》电影杂志评为台湾10年来十大片之一。小说原本是一部非常尖锐的作品,颇有点弗洛依德的恋母情结的味道。电影更动原著3处:朱青茂由成功大学改为政治大学学生,朱母当表叔去世后,又和别人同居,电影中安排表叔病愈;朱青茂乘船赴美留学,改为乘火车赴成功岭受军训。以上更改除了便利拍摄,又贴近台湾生活,融人新的象征意义。此片成功之处有:

一、着重心理剖析,把别人可能处理成社会问题的题材,在他的镜头下处理成一个心理问题剧,其打动人心力量,比社会问题剧深入而且更为震撼。故事发生在台湾60年代末期,台湾经济开始起飞。农业经济家庭道德观在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影片表现一个性方面比较放纵的母亲与一个自视为圣洁的儿子之间非常尖锐的矛盾:童年小青茂在火车上看到母亲勾搭身旁一名粗鄙男人,小青茂有种本能的自卫和反感,患肺病的父亲被母亲气死,妹妹因为缺乏照顾而病亡,青茂不能宽恕母亲那种不贞洁的行为。宋存寿以平实、淡淡的手法,一层一层深入地披露了一个男孩子面对家庭变化中那种刻骨铭心的心理反应。眼望本应圣洁的母亲沉沦却无力挽救,以致愧疚到极点,在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创伤。青茂长大后感情上还继续受母亲的行为折磨:爱、恨、伦理的冲突交织成一个儿子永远无法摆脱的罗网,转而变成近乎自虐的沉默与冷酷,成为传统道德的苦行僧,即便母亲最后死了,留给儿子心灵的创伤也无法抚平。这是台港电影中前所未有过的形象。然而,宋存寿不喜欢正反面、黑白分得非常清楚的人物和冲突。在导演的处理下,那份尖锐还在,但人们发现家庭母子关系、叔伯侄儿关系中还存在着那种中国传统的有情世界:后悔的母亲,设法以对儿子的关爱,弥补道德的缺失;伯母待侄儿青茂胜过自己的儿子,加上女友的爱情一起成为化解青茂心结的动力。

影片细致的青少年心理矛盾发展,成为成年人真正成熟的道德抉择,同时展露道德抉择前的抗拒、反省、成熟,进而开始触及生命本质的无奈和通俗的伤感。导演运用比较绵密的事件,引发人物心理反应,让人久久萦绕心头,有挥之不去的韵味。对观众而言,它揭示母亲的言行,给小孩带来失落感,破坏了孩子心目中的圣母形象,劝导人们遵守为人父母的道德准则,否则,一旦误入歧途,在两代人之间势必形成无形的隔阂,甚至对立。另一方面在于子女方面,一味不谅解,或怀疑一切的不正常心态,自我封闭,亦会造成自身悲剧。判断事物不能持有非此即彼,非错即对的机械观点,要客观地看待人和事物,大凡处理世间事物,都要自省、宽厚、适度。

二、成功地刻画人物性格,展现传统观念反面的问题。

李湘饰演的母亲,颧骨高耸,形貌间流露出一种不安于室的情欲。偷赴幽会,女儿青萍攀缠,她惟恐弄脏刚换的衣服而表现得不耐烦,她向表叔诉说猥琐汉子虐待她的无奈;被青茂发现奸情,晚上她向青茂说:“有了弟弟妹妹,妈还是搂你睡,不要跟妈作对。”与病中丈夫吵架时说:“我是一个母亲,我也是一个女人呀!”影片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一位青春已逝的中年人既是母亲又是女人的双重心理,以及率直、不知轻重的个性。

青茂12岁时,看到父母冷战,主动管束弟妹。目睹母亲偷情,他伫立墙角等母亲出来后,才跟着离开。当夜他对母亲说:“爸爸生病,我不会告诉他,反正我知道就行了……你也不要跟我们作对!”自知少小,写信给吴伯母让他们来调解父母关系,在嘉义车站挥手叫三轮车载吴伯母。父亲病重,母亲不贞,家庭失去重心,作为长子的他不得不以家庭为己任。经历了家庭一系列变故,他对母亲爱恨交加。在小旅馆,误会母亲生性不改,当时暴躁,尔后自怜,对女友玟中说:“我心里恨一切女人……你现在对我好,也会体谅我,谁知你将来会对我怎样?”观众既可见青茂善恶分明但易流于情绪化的一面,又可见他心里阴暗地看待事物简单化的另一面。

由金永祥饰演的父亲朱伯尼,镜头不多,清癯的面容,戴一副近视眼镜,墙上夫妇一立一坐的照片,与他拉胡琴的悠然神态,都有一种文人优雅的风范。从台北就医回来,见猥琐汉子由自己家里堂而皇之地走出来,他强按无法忍受的侮辱,令青茂回房,再和妻子理论,妻子反唇相讥,问他为什么不打她,他回答:“你这种女人值得打吗?打了你等于打我自己的脸!”道尽他外表柔弱,内心矜持和满腹的委屈。

衣依饰演的张玟中,谨慎自持,无意中她卷入青茂与母亲的矛盾。青茂有所感悟,要她陪同南下找母亲,她说:“对不起,我没有这个义务。”下一个镜头转接火车驰骋,车窗里她与青茂相视而笑,在她娇柔之外,还有一种局内人的矜持与局外人的精明。她对青茂不可理喻的偏激痛斥道:“天下有你母亲那样的女人,也有吴伯母那样的女人,问题是你有没有判断的能力。像你把天下女人都归一类,你会孤独一生,痛苦一生,亏你大学快毕业了,我看你十分幼稚,十分可怜!”吴伯母的慈爱,玟中的猛烈的当头棒喝,使沉溺在古道深渊的青茂清醒,化解了对母亲的仇恨。影片里表叔对母亲的感情多用暗场处理,画面上表叔一再提供旅费催促母亲到台北认儿子,竭尽所能。编导有意经营人性中美好的另一面,成为青茂走出自闭世界的重要因素。

演小青茂的庹宗华双眉蹙着、仿佛心事重重的神情,令人觉得可怜可爱,他对母亲那种爱恨交织,演得十分传神。李湘饰演放荡的母亲,准确细致地表达影片中母亲成熟的风韵和复杂的心理。顾家辉想像力丰富的配乐与宋存寿那种挥洒自如的影像,视觉和音乐激发观众强烈的心理震动。影片中火车更是一种象征,童年时的青茂看到在火车内发生的事情,令他永世难忘,青茂内心的冲突正如一列行走中的火车永远不能静止,最后青茂在疾驰而去的火车上目击母亲辗毙于火车交叉道上,睁眼狂呼看着母亲丧失生命,观众目送他渐渐远去,那种惊悸场面,让人们联想青茂是一个命定的悲剧,他的命运被那列火车带走,永远都不再下来。让人们想到凡事都应有个适度,人与人之间应有更多的宽容和谅解。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名著简介 ·外国爱情诗歌 ·外国诗歌 ·影视赏析 ·地狱 ·权力的游戏 ·列王的纷争 ·冰雨的风暴 ·群鸦的盛宴 ·魔龙的狂舞
古典小说|唐诗|宋词|经部|史书|子部|辞赋|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