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古书房 · 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目录
位置:主页 > 史书 > 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

南昌是得名于“南昌山”吗?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南昌名称及建置较早,据史载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设县,为豫章郡治所。故治即今江西省南昌市市区东南黄寺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改名豫章,为洪州治所。唐武德时曾别置南昌县,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六月,因避代宗名豫讳又改豫章为钟陵。贞元间复名南昌。南唐交泰元年(公元958年)于此建为南都,升为南昌府。自宋至清,南昌县历为洪州、隆兴府、隆兴路、龙兴路、洪都府、南昌府治所。1914年撤销南昌府,留县。

1926年设南昌市,市县分立,南昌县治屡次迁移,至1949年始迁驻莲塘镇,沿袭至今。南昌市为江西省省驻地。

南昌之名自建县始,除隋、唐间曾一度改名外,一直沿用至今已有2100多年,这个曾被誉为“八一”起义的英雄城,其名称因何而来,在学术界却未能定论。南昌市名系后设置,因袭南昌县、府之名当无问题,而“南昌”之称又以何得名,历来则有不同说法。一说南昌设县时因西南有南昌山得名(光绪《江西通志》引郭子章《郡县释名》);一说汉设县,为秦九江郡南部,故名南昌(斌允甫《今县释名》1931年版);另一说则认为南昌设县“因地居中原的南方,用南昌作县名是取南方昌盛的意义”(黄长椿《南昌几个古地名的由来》,载《地名知识》1980年第3期);还有一种说法以汉立南昌县时“取昌大南疆之义”。(《江西地方志农产资料汇编》,江西人民出版社)

后两种说虽略有不同,但含义相近,同样带有以祥瑞命名之义。

古代对每一地名的出现都不是随意命名的,而是有它一定的缘由。南昌之名因年代久远,设县时历代正史地理志及总志等志书均只载其建置年代、沿革等,从未涉及名称由来,后人只能根据名称含义、政区设置和所处地理环境等情况加以推测,因而很难断定上述哪一种说法是绝对正确的,只能是相对而言,自然也就成为一个谜。不可否认,各说中可能存在着其理由充足程度上的差异。例如上述南昌以山得名说,其理据似乎不足。今据清《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三0八南昌府山川条:西山,“在新建县(清新建、南昌两县同治,即今南昌市)西、章江门外三十里。一名南昌山,即古散原山也。

或作厌原山。“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四豫章城(豫章郡南昌县所治城)西山:”城西大江之外三十里。一名厌原山,又名南昌山。“可见南昌山,原名西山,又名散原山、厌原山,南昌山系其后所改。显然南昌设县时似不当以山为名,倒有可能以县名山,故此说不足为信。至于南昌以居秦九江郡南部而得名,其说亦有勉强之嫌。秦九江郡治所在寿春(今安徽寿县),辖境除安徽省部分外,还几乎包括今江西全省。以汉南昌县为豫章郡治,而豫章郡北尚有九江、庐江二郡,均在秦九江郡治南,怎能说唯独南昌位于秦九江郡南得名,似乎也不确。以祥瑞名县说可能相对合乎情理。(王天良《江西省县市命名探索》,载《历史地理研究》,1986年第1辑)

尽避如此,一定要说哪一种看法绝对正确未免过于武断,因为目前还没有一种权威说法可代替其他说法,并使其折服,只能是各持其说,各信其是,百家争鸣。或许这个谜只好在今后让专门研究地名学的学者去揭开,也许作为悬案永留于世。

(王天良)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推荐阅读

·明太祖实录 ·清宫史话 ·明史纪事本末 ·野史秘闻 ·蒙古秘史 ·汉朝历史导读 ·秦前历史导读 ·鲜卑帝国传奇 ·太平天国 ·续资治通鉴
古典小说|唐诗|宋词|经部|史书|子部|辞赋|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