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古书房 · 中国近代战争史
目录
位置:主页 > 史书 > 中国近代战争史 >

八节 中国战败的原因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第一次鸦片战争自1840年6月开始,到1842年8月结束,历时两年零两个月。这次战争,英国先后出动军舰二十八艘(装备火炮约八百门),各种船只约八十艘,兵员总数约一万五千余人。以这样规模的一支军队,竟把拥有四亿人口和近九十万常备军的中国打败了。清王朝虽从全国各地调兵遣将,动用了可能动用的各种武器装备,却未打过一次大的胜仗,也未守住或克复过一个重要城镇,最后不得不与英方签订屈辱的《南京条约》。这就告诉人们,经济、政治、军事落后的国家,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是很难得到有效保障的。

从作战双方条件的对比来看,各有短长。英国当时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工业生产和科学文化发达,国家富强。中国则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帝国,没有机器工业,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政治反动腐败,科学文化遭到窒息,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但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物产丰富,与英国相比,拥有人力物力资源的优势。军事方面,英国军队的数量虽然不多,但资本主义的工业生产为它提供了优良的武器装备,军事制度有了较大的改革,海军已称霸世界,陆军也属当时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资产阶级军队之一。清军在数量上大大超过英军,但装备陈旧,军制落后,是一支战斗力相当有限的封建军队。鸦片战争是英国政府一手策划和挑起来的,中国是被侵略的一方,真理和正义完全在中国一边,容易激发官兵的抗战热情,并取得人民的广泛支持,加上本土作战,补给方便,情况熟悉,有利条件是不少的。英军则出师不义,遭到本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的反对;加之劳师远征,兵力有限,远离后方,补给困难,异国作战,人地生疏,不利条件很多。英军在武器装备和军队素质等方面的优势,往往因受不利条件的制约而削弱;而清军的不利条件,可以由兵力上的优势以及有利的地理与人民条件予以弥补。所以,清政府如能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的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是有可能争取战争胜利的。但战争的结局却是清军遭到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政治腐败,经济落后

恩格斯指出:“暴力的胜利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的,而武器的生产又是以整个生产为基础,因而是以‘经济力量’,以‘经济情况’,以暴力所拥有的物质资料为基础的。”①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由于最高统治当局昏愦无能,穷奢极欲,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但使整个国家机器(包括军队在内)弥漫着腐败气息,而且由于实行残酷的封建经济剥削和民族压迫,弄得民不聊生,社会生产力不断遭到破坏,经济状况极端落后,从而大大削弱了战争赖以取胜的经济基矗在战争过程中,清廷又动摇妥协,仇视人民,打击主战派,重用投降派,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破坏了结对敌的政治基矗这些,乃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遭到失败的根本原因。

二、闭关锁国,不明敌情

清王朝夜郎自大,闭关自守,以“天朝”大国自诩,视外国为“蛮夷”,对国外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往往当作“邪说”、“技”而拒绝传入。清政府不仅没有研究外国的专门机构,而且反对任何人这样做,因而对西欧资本主义列强的社会制度、经济实力和军队状况等方面的了解甚微。虎门销烟后,英国政府决定调集军队,发动侵华战争,清廷竟毫无察觉,及至英军封锁珠江口,侵占定海,兵临大沽,对其侵略意图仍茫然无知。

在战争过程中,清廷对敌情仍不注意侦察和研究,往往根据各省督抚大臣的片面奏报,作出错误的判断。1840年秋,英军因季节和疫病等原因返棹南下,清廷却认为“夷情恭顺”,赶紧下令沿海各省裁撤防兵。时过不久,英军就进犯珠江,只好被迫宣战。1841年夏,广州反攻未成,却轻信谎报,复令酌撤沿海防兵。未几,英军又陷厦门、定海。1842年夏,英军侵入长江下游,也是出乎清廷意料之外的。反之,英军则随时注意对清军情况的侦察与研究,常能及时获得清军的情报,采取先发制人或防范措施。

清朝统治者既不了解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真正目的,也不了解英军的战略意图,一再地作出错误的决策,焉能不导致抗英战争于失败?!

三、战守无策,指导无能

以道光帝为首的清朝最高统治当局昏庸无能,平时既不讲求治兵之道,也不深研战守之策。国防布局,因循防内重于防外的旧章,沿海兵寡力弱,又无战略机动部队。往往兵数千,牵动数省;且千里赴援,远水近火。战火临头,既不知敌,又不知己,仓卒应战,自然无法实施正确的战争指导。战争过程中,清廷先则轻敌如蚁,继则畏敌如虎;对于战守大计,只能笼统地提出什么“先威后德”、“大张挞伐,聚而歼旃”、“沿海一体严密防范”之类的陈词滥调,提不出任何切合实际的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可是,军政大权却又高度集中,和战大事于皇帝一人之手。前线作战,事无巨细,都决策于北京,而当时通信不便,上下情况隔膜,前方将帅无权根据具体情况机断行事,即使朝廷作出的决策明显落后于形势,也不得不遵照执行。道光帝颟顸无能,主观随意,时而言战,时而乞和,时而增兵,时而裁撤,弄得下面无所适从,严重地束缚了前方将帅的手脚。加之清廷对全国的战事又缺乏统一及时的指挥,以致各战区常常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使英军有机可乘。

四、将领保守,战术笨拙

清军将领军事思想保守落后,战术呆板,指挥笨拙,只知消极防御,不善于灵活击敌。英军虽有“船坚炮利”之长,但孤军远征,不耐久战,更不利于深入内河内陆。当时有识之士有鉴于此,曾提出过引敌深入内河内陆,伺机予以奇袭、火攻等战法。无奈前线大吏和将领多数只知株守炮垒,待敌进攻,不知巧布险势,出奇致胜;只会一线设防,不知纵深机动。英军沿海沿江登陆进攻,多是利用清军设防的弱点,以舰炮正面轰击,以登陆兵侧翼上陆,行包围攻击。清军前敌将领不知认真研究敌人的登陆战法,改进自己的抗登陆战术,以致屡蹈覆辙。倘能以炮垒为中坚,设奇兵于侧后,待敌迂回接近时,出其不意地伏击或反击之,则不难收破敌或挫敌之效。英军深入广州和浙江慈谿等地时,兵单势孤,清军有过不少歼敌良机,却非但未能乘机歼敌,反为英军所败。前线将领指挥如此笨拙,岂有不败之理?!

五、军队腐朽,军民对立

受清王朝腐败政治的影响,加上承平日久,清军不仅武器落后,而且军纪废弛。将弁多同文官一样,养尊处优,耽于安乐,不理营务。他们或坐吃空名,冒领军饷,或勾结烟贩,走私贩私。军中酗酒吸毒、聚赌挟者比比皆是。遇有军事行动,公开勒索地方,强拉夫役,苛征暴敛,甚至强取豪夺,杀害良民。加以清朝统治者一向重八旗而轻绿营①,造成军内矛盾,而驻守各省的军队调往有事省区时,又出现“主军”(本地军队)与“客军”(外省军队)的矛盾。这些矛盾往往发展成尖锐对立,遇战互不救援,见利竞相抢夺,彼此争功诿过,甚至自相厮杀。

此外,清军不但平时欺压人民,在外敌入侵的情况下依然与人民群众站在对立的地位。英军每入侵一个地方,当地的人民群众便纷纷起而自卫,打击敌人,表现出极大的抗战积极。可是,清廷和各地统兵大员,除林则徐等极少数有识之士外,一般都仇视人民。他们动辄诬蔑沿海地区“到处汉充斥”,声称“患不在外而在内”,甚至滥杀无辜。由于无视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对于象臧纡青所建议的军民结合、游击战与正规战结合的“散战”之法,自然不可能付诸实施。更有甚者,每遇征战,军队便借机向人民群众敲榨勒索。在浙东反攻作战前,有的旗兵竟“沿途掳丁壮,掠板扉,以四民抬一兵卧而入城”②。军队纪律如此败坏,不仅很难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援与配合,其战斗力也势难维持。

总之,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闭关自守,不明敌情,战守无策,指导无能,将领保守,战术笨拙,军队腐朽,军民对立,所有这一切,正是它腐朽没落的反映,也是招致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

--------------------------------------------------------------------------------

① 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206页。

① 清统治者在节制军队方面也反映出民族歧视的特点。八旗兵半数以上驻于京畿地区,其余驻于全国各战略要地,一方而镇压各族人民的反抗,一方面起着监视绿营的作用。绿营兵分散驻于全国各地,除守卫边防、镇守地方外,还要担负河工、漕运、守陵以及其它各种繁杂勤务,而政治和物质待遇却远比八旗兵为差。

② 范城:《质言》,转引自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49页。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推荐阅读

·明太祖实录 ·清宫史话 ·明史纪事本末 ·野史秘闻 ·蒙古秘史 ·汉朝历史导读 ·秦前历史导读 ·鲜卑帝国传奇 ·太平天国 ·续资治通鉴
古典小说|唐诗|宋词|经部|史书|子部|辞赋|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