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古书房 · 史记新读
目录
位置:主页 > 史书 > 史记新读 >

三晋风云(11)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转危为安

魏武侯是文侯的儿子,他去世以后,公子茔与公中缓争着想当太子。当时,公孙颀游宦到了韩国,他对韩懿侯说:“魏国的公子茔与公中缓争当太子,君王您听说了吧?现在,公子茔得到王错的辅佐,占据了上地区,等于半个魏国的土地。您如果趁机除掉公子茔,必然能够打败魏国,机不可失啊!”韩懿侯听了很高兴,认为占便宜的时候到了,便联合赵成侯一起攻打魏国。

公子茔见到外敌入侵,组织军队前来抵抗。魏军与联军在浊泽交战,由于实力悬殊,结果魏军大败,公子茔被联军包围。于是,赵成侯对韩懿侯说:“现在我们趁机除掉公子茔,拥立公中缓为国君,强迫魏国割地,然后我们再撤军。这样对韩国、赵国都有利。”韩懿侯老谋深算,觉得他想法不够完美,便摇了摇头说:“这样做不行。如果我们杀死了公子茔,人们一定会骂我们残暴;强迫人家割地而后撤军,人们一定会骂我们贪婪。依我看,我们不如把魏国一分为二。这样的话,它就不会强于宋国、卫国,就永远不会是我们两国的祸患了。”赵成侯固执己见,并没有听从韩懿侯的建议。韩懿侯很不高兴,不想再跟他合作了,便率领韩国的锐部队趁着夜间离去。第二天,赵成侯知道韩军撤走的消息后,感到自己势单力薄,没有取胜的把握了,也随即率军离去,魏军转危为安。正是因为韩、赵两国的意见不一,魏国才得以保全,公子茔才能够在日后继位为魏惠王。所以说,国君去世后,如果没有嫡子即位,政局就会陷入混乱,国家随时都有被外人攻破的危险。

徐子献计

魏惠王三十年,魏军讨伐赵国,赵国危在旦夕,赶紧向齐国求援。齐宣王采纳军师孙膑的计策,围魏救赵。于是,魏国调动全国的兵力,任命庞涓为将军、太子申为上将军,率军迎击齐军。

魏军经过外黄,当地人徐子向太子申进谏说:“太子殿下,在下有百战百胜的妙术。”太子申听了之后很感兴趣,进一步向他请教,徐子继续说:“您现在亲率大军迎击齐军,即使大胜并且吞并了莒地,那么,您的富有也比不上拥有魏国,尊贵也超不过做魏王。而如果您不能战胜齐国的话,那么,您的子孙后代就不能拥有魏国了。这就是在下所说的百战百胜妙术。您觉得有没有道理啊?”太子申听后恍然大悟,连连点头说:“是!是!有道理,我一定听从您的话,现在就立即率军回国。”但是,徐子话锋一转,却又对他说:“您现在虽然想要回去,但是恐怕已经不可能了。那些鼓动您打仗,想要从中得利的人太多了,您现在是骑虎难下啊!”太子还是执意打算回师。而他身边的人看出他的想法后,纷纷对他说:“您如果刚出师就撤兵,这就如同打了败仗一样,到时候大王怪罪下了,对您也是非常的不利啊,您现在还不如继续率军作战呢!”太子申见身边没有人支持他,只好硬着头皮率军迎击齐军,最终战败于马陵,将军庞涓被杀,他本人也被齐军俘虏。最终,太子申没有继承君位,失掉了他本应该拥有的一切。

惠王招贤

马陵战败以后,秦、赵、齐三国联军趁机攻打魏国。不久,秦国任用商鞅大举向东进讨,来势汹汹。而赵、齐两国又多次打败魏军,侵入魏国境内。迫于强大的压力,魏国将都城从安邑迁徙到大梁。

面对如此危难形势,魏惠王痛定思痛,打算强国御侮,摆脱困境,就用卑下谦恭的礼节和优厚的物质待遇招揽贤人。贤者邹衍、淳于髡、孟柯知道后都纷纷来到魏国。惠王把这些贤者召集在一起,向他们询问说:“各位卿,寡人没有才能,致使军队三次在国外遭受挫折,连太子也被敌军俘虏,将军个个战死。国家因此而元气大伤,祖先的宗庙社稷受到了玷辱,我真是感到无比的羞耻啊。先生们不顾路途的遥远,屈尊大驾光临我国,您们将提供给寡人什么妙计来使国家获利呢?”各位贤者相继进献良策,孟柯进谏说:“君王不可以这样的追求利益。您要是追求利益,那么国中大臣们也就会追求利益;大臣们追求利益,百姓就会跟着追求利益。上下都追求利益的话,那么,国家就危险了。作为君王,治理国家实行仁义就足够了,何必去追逐利益呢?”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推荐阅读

·明太祖实录 ·清宫史话 ·明史纪事本末 ·野史秘闻 ·蒙古秘史 ·汉朝历史导读 ·秦前历史导读 ·鲜卑帝国传奇 ·太平天国 ·续资治通鉴
古典小说|唐诗|宋词|经部|史书|子部|辞赋|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