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古书房 · 清宫史话
目录
位置:主页 > 史书 > 清宫史话 >

从满清十从十不从谈起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前几天,有几位朋友来谈天。他们问我:“从前听见说,在清朝进关的时候,汉人对他,有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说这件事情,我没有详细考究过,我所知道的,都是听来的,及看来的,所以不能十分详尽。据我所听见说的,不止这两句,这是金之俊(金之俊,字岂凡,明末清初吴人。明万历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因遭李自成军捕虏拷索而降清,仍原官。他为巩固满族入关后之局面有建树。官至秘书院大学士。康熙间辞官归里。卒谥文通。有《金文通集》。——编注)出的主意,共有二十种。所谓十从十不从,我也记不清,现在只把我知道的谈一谈。大致是有: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官从隶不从,不从,娼家从优伶不从,儒家从僧道不从,官事从婚事不从,国号从官名不从,役税从言语文字不从,按以上只是九种,其余一种,记不清了。(另一“不从”为:老从少不从。)

一 男从女不从

什么叫做“男从女不从”呢?就是清朝一进关,就命令全国人民男子剃发留辫子,女子不许缠足,结果是男子从了,女子没从。听说最初,大家当然也是不肯剃头,为这剃发不知费了多大事,人们总是不从,请看《桃花扇》传奇中,“老逸民剃白发也到丛祠”,等等的句子,就可以想到彼时剃头难过的情形了,后来派出了许多许多剃头的技师,到各处强迫剃发,剃头技师的担子上,在盛洗脸盆的一头,有一长五尺余的小旗杆,上有黄穗,在旗杆上挂一小黄木牌,上书“奉旨”二字,见人就抓,抓住就得剃发,无人敢抗,只有预先躲避。然日期久了谁也躲不过去,结果不知杀了多少人,才都剃了发,这总是男子从了,所以后来有一首歌,说到这件事情,歌曰:“闻说头要剃,何人不剃头?有头皆可剃,无剃不成头,剃自由他剃,头还是我头。请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这首歌,是于诙谐之中,含难过之意。至于女子,清朝只是不许缠足,已缠者须放大,幼女如有缠足者罪及父母。其实这种政治,并不能说是坏,但彼时风气未开,无论如何,大家是非缠不可。据老辈人云,为这件事情,也杀了不少人,但大家总是不从,政府因男子剃发,已经费了很大事,杀了不少人,才算办到,对于女子,他也就含糊了。所以有清二百余年,汉人女子,始终是未从。由此一来,把汉官命妇见皇太后皇后皇上的礼节,给废了。因为缠足的女子,穿的衣服,都是明朝的制度,而清朝规定的服饰,她们都不能用,而且清朝对于女子缠足,尽管未十分认真,但也没有默认,不过佯为看不见就是了,若大庭广众,缠着足,穿着明朝的官衣,去见皇帝,那皇帝当然不许,且他有一点抹不开,于是把这个礼节就废了。据老辈传说:有清二百余年,汉人命妇,到宫中去过的,只有一次,就是衍圣公的母亲,然也是后来,这算睁着一个眼,合着一个眼,若清朝初年,也是绝对不会有的。这里还有一些特别的情形,就是在清朝的时候,汉人女子,不但官衣用明朝的制度,就是家常衣服,也是长裤、短袄、短褂,也绝对没有人穿过清朝的长衫,到民国才有穿长衫的,而且名曰旗袍。这可以说,汉人的女子,在清朝二百多年,没有从满清,到了民国才从了,这当然也是因为不缠足的原故。

二 生从死不从

什么叫做“生从死不从”呢?就是活着虽然都换穿了清朝的衣服,如长袍马褂等等,但死后仍穿明朝的衣服。据老辈人说:从前有许多人死后,入殓时仍穿明朝衣服,后来因为明朝衣服难得,也就都穿清朝衣服了。但所有孝子亲眷仍然都穿明朝衣服,例如麻冠、孝袍、麻衣(大多数用糊窗之冷布,以取其粗)、拄丧棒等等,都不是清朝的制度,连讣文中的名词,大多数都是明朝以前的制度:例如含殓,如今则有殓而无含;再如斩衰者,只用刀割,或剪一铰,不再加工也;齐衰者,剪后稍稍再齐一点也;大功服者,加上一点缝纫粗工也;小功者,加上一点细工也,如此种种,都是清朝制度所无。以上这些制度,不但清朝时候,永是如此,一直到了民国,也仍是如此,台湾地方的丧礼衣服,至今也还是如此。清朝的制度是怎么个样子呢?最重之孝,是穿白布长袍及穿羊皮外褂,帽子则去顶去缨,或用白布封帽,轻者则帽不用布封,只穿素袍,不穿白布袍,而亦反穿羊皮褂等等,这与斩衰齐衰等等,可以说是毫不相干了。再有一层,大家更不容易知道,就是北方有人去世,须在招魂庙招魂,招魂时,须报亡者的籍贯,我幼年常听到此,永远是说某人(亡者姓名)直隶省高县于田社九甲人,我不懂什么是于田社九甲人,老辈说这是明朝的制度,吾乡在明朝,属于田社第九甲,所以如此报法,此名曰报社甲,可是永报明朝的社甲,一直到光绪年间,仍是如此。后来风气开通,不再有招魂的举动,此事遂废,这真可以说是死不从了。不知南方从前是否也如此。

三 官从隶不从

什么叫做“官从隶不从”呢?官员自然要穿清朝官服的了,而下层阶级的皂隶则仍穿明朝的衣服,长青袍,高红毡帽,手持大竹板,差不多与国剧中皂隶相同,遇到县官等等出门,轿前边的执事人等所持的鞭子棍子,也都是明朝的制度。最有意思的,是各省藩臬出门,轿前有刽子手,他们的装束,是下身系两片下甲,上身穿黑边宽袖红马褂,头戴硬纸背所制之额子,并挥一根野鸡翎,手持一把刀,这与旧剧中之刽子手,也没有什么分别,当然完全是明朝的制度。到乾隆以后,皂隶已多有戴清朝官帽的了(此乃闻诸老辈者)。然到光绪年间,山僻小县之皂隶,仍有穿青袍戴红毡帽者,可是藩臬轿前之刽子手,则一直到宣统年间,仍是照旧,这真可以说是隶不从了。

不从

什么叫做“不从”?我为这一层,问过许多老辈,有的说不清,而大多数都说是,宅不从,如坟上的祭礼,以及出殡的制度,都是仍用明朝以前的制度,此事到现在还是如此。这一层不但汉人未从清朝,而清朝反倒从了汉人。清朝在关外的时候,坟地也不讲究,关于陵寝也没有什么多少礼节,就是沈的福陵、昭陵,也是进关以后,才特建的。关于祭祀的礼节,在关外他们都用饽饽桌子,入关后,祭陵虽仍用饽饽桌子,但已加了太牢,若祭天祭孔等礼,则完全是中国旧的体制了。

五 娼从伶不从

什么是“娼家从优伶不从”呢?据老辈人说,这专指的是演戏,否则除演戏以外,只按平日的行为说,娼穿的是明朝的衣服,优伶则都是穿清朝衣服了,这可以说是优伶从而娼不从。不过在清朝时代,全国人民,必须剃头及穿清朝衣服,而独许戏台上仍穿明朝以前的衣服,这也总算是一件很特别的事情,人民虽然都穿了清朝衣服,但一看戏中的衣服,岂不能有所感触呢?这件事情,清朝或者以为是以往的史事,没有什么关系,或者也是有点疏忽,然所谓娼家从优伶不从,这句话确有点滑稽,娼家从三字怎样讲法呢?若按衣服说,她实在是没有从,若按行为说,她只是接客,这怎么叫从呢?岂清朝都接客乎?以上乃是老辈传留下来的话,并非我有意讥讽。

六 儒从僧道不从

什么叫做“儒家从僧道不从”呢?此事很容易解释,和尚道士,都已经算是方外人,于政治没有什么关系,清朝原可以不必干涉,尤其是和尚,早已剃了发,本就不是明朝的制度,所以他更是赞成。据从前的剃发师谈起来,还有一段故事,就是剃头的挑子,所用的扁担,兜座位的是两根绳,这两根绳,是相当长,先由扁担一头往里缠起,一边缠,一边结扣,缠好后剩下二尺余,用以兜座位之小柜,如此一来,则扁担一头空了一尺余。据云这一尺余之扁担头,是专为给僧人挂包袱的,倘行路之时,遇有和尚背着行李,他随时可以挂在此扁担之上,剃头师有此义务,代为担任,这就是当时欢迎和尚的一种表示。以上这段故事,不但剃头师如此说法,有许多老辈,也都有这样的传述,这真可以说是僧人不从了。

七 官从婚不从

什么是“官事从婚事不从”呢?官事非照清朝制度不可,那是不成问题的了;婚事则仍是明朝的制度,例如新子穿的衣服,永远是戴凤冠,穿霞帔,到了光绪年间,这些衣冠,都找不到了(乡间尤难),才只穿外褂裙子,然仍必套上一个云肩,以后连云肩也不易觅到,才只穿外褂裙子,这仍然是明朝的制度。尤其是新郎坐蓝轿或绿轿,新坐红轿,清朝就没有这种制度,后来满洲人也学着用这样的轿,但执事则不一样,旗人永远用金鼓、大号、牛角灯,而汉人则总是旗锣伞扇,这是永远不会一样的,但这也可以说是旗人从了汉人。至于新下轿后的一切礼节,也都是旗人染了汉俗。再有一层,倘婚事的主人有钱,把规模加大,执事加多,即汉人多加旗帜之外,再添金瓜、钺斧、朝天凳、隔漏粉棍、执掌权衡等等,以上这些物件已经有许多人没有见过,就是见过,也有人不知他是什么意义了,这里无妨简单着谈一谈:金瓜及钺斧,都是卫护的兵器,后来才用他作为仪仗。朝天凳乃用以平路的器具。隔漏一面凹,乃用以隔住房檐下滴之水。粉棍有在棍上临时涂上粉面,用以拦人,倘有人靠近该棍,则衣上必要染上粉痕,此人便要治罪。执掌权衡者,执事中有手形而伸一指者,此即借指作执之义,有手指全伸者,即是掌之义。有一拳形者,却借拳为权之义;有用手握一笔者,握笔代表衡文,即系衡之义。以上本是官员所用,新亦借用之,此外尚多,不必尽举。旗人除丧事偶亦用类此仪仗外,婚事则绝对不用,只有上边所说的三种——倘若有钱,只可加多,例如鼓由一对,可以加至二三十对,大号则由一对可以加至四对八对,而牛角灯则可加至几十对。

八 国号从官名不从

什么是“国号从官名不从”呢?所谓官名不从者,其实是满洲就没有这许多官名,然在康熙以前,旗缺的官员,尚多用满文名词,后来越来越少,到了道光咸丰以后,存留着的满洲名词,也就剩了福晋(王爵夫人)、贝勒、贝子、章京、笔帖式等等几个名词了。汉官中用满洲名词者,差不多可以说是没有,只有小军机,曰军机章京,满洲话则说军机搭拉密。不但此,在清朝初年,所有满洲官员,上奏摺都得用满洲文,到清朝末年,只有请安摺,仍用满文,其余所有奏事摺,就都改用汉文了。

九 役税从言语文字不从

什么是“役税从言语文字不从”呢?这一层更是空的了,人民只要给他纳税就够了,文字一层满洲本就没有,他不过只用蒙文字母的办法,拼为满洲言语就是了,尤其到康熙雍正等几位皇帝,研究汉人学问,相当深,于是就更感觉满文不敷用了。(满族先人原用女真文,15世纪初失传改用蒙古文。1599年,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噶盖在蒙文字母基础上创制“无圈点老满文”。1632年,皇太极命达海加以改进,并另造译写汉字音的字母,成为“有圈点满文”。满文自左而右上下直出。1644年清军入关前已用满文翻译了大量汉文文献。——编注)

以上所谈,有我听得老辈人说的,有我目睹的,不知尚有些错误否?然大致也差不了多少,请看他的办法,有多么聪明?大致是要紧的,就非从不可;不要紧的,从不从就可将就了。这一则是他原来就没有文化,二则也是不太认真,比方日本得了台湾,不过五十年的工夫,全台湾就非说日本话不可了,而仍不许人民穿日本衣服,至于高深的教育,高级的官员,就更没有台湾同胞的份了。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推荐阅读

·明太祖实录 ·清宫史话 ·明史纪事本末 ·野史秘闻 ·蒙古秘史 ·汉朝历史导读 ·秦前历史导读 ·鲜卑帝国传奇 ·太平天国 ·续资治通鉴
古典小说|唐诗|宋词|经部|史书|子部|辞赋|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