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古书房 · 辽史
目录
位置:主页 > 史书 > 辽史 >

第四十六卷  志第十六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百官志二

  北面部族官

  部族,详见营卫志。设官之制具如左。

  部族职名总目:

  大部族。

  某部大王。本名夷离。

  某部左宰相。

  某部右宰相。

  某部太师。

  某部太保。

  某部太尉。

  某部司徒。本名惕隐。

  某部节度使司。

  某部节度使。

  某部节度副使。

  某部节度判官。

  某部族详稳司。

  某部族详稳。

  某部族都监。

  某部族将军。

  某部族小将军。

  某石烈。

  某石烈夷离。

  某石烈麻普。亦曰马步,本名石烈达剌干。

  某石烈牙书。

  某弭里。弭里,乡也。

  辛衮。本曰马特本。

  小部族。

  小部族。

  某部族司徒府。

  某部族司徒。

  某部族司空。

  某部族节度使司。

  某部族详稳司。

  某石烈。

  令稳。

  麻普。

  牙书。

  某弭里。

  辛衮。

  五院部。有知五院事,在朝曰北大王院。

  六院部。有知六院事,在朝曰南大王院。

  乙室部。在朝曰乙室王府。有乙室府迪骨里节度使司。

  奚六部。在朝曰奚王府。有二常衮,有二宰相,又有吐里太尉,有奚六部汉军详稳,有奚拽剌详稳,有先离挞览官。

  已上四大王府,为大部族。

  品部。

  楮特部。

  乌隗部。

  突吕不部。

  突举部。

  涅剌部。

  遥里部。

  伯德部。

  堕瑰部。

  楚里部。

  奥里部。

  南克部。

  北克部。

  突吕不室韦部。

  涅剌拿古部。

  迭剌迭达部。

  乙室奥隗部。

  楮特奥隗部。

  品达鲁虢部。

  乌古涅剌部。

  图鲁部。

  撒里葛部。

  窈爪部。

  耨碗爪部。

  讹仆括部。

  特里特勉部。

  稍瓦部。

  曷术部。

  隗衍突厥部。

  奥衍突厥部。

  涅剌越兀部。

  奥衍女直部。

  乙典女直部。

  斡突碗乌古部。

  迭鲁敌烈部。

  大黄室韦部。

  小黄室韦部。<一>二黄室韦闼林,改为仆射。

  术哲达鲁虢部。

  梅古悉部。

  颉的部。

  匿讫唐古部。

  北唐古部。

  南唐古部。

  鹤剌唐古部。

  河西部。

  北敌烈部。

  薛特部。

  伯斯鼻骨部。

  达马鼻骨部。<二>

  五国部。

  已上四十九节度,<三>为小部族。

  北面坊场局冶牧厩等官

  辽始祖涅里究心农工之事,太祖尤拳拳焉,畜牧畋渔固俗尚也。坊场牧厩,设官如左。

  诸坊职名总目:

  某坊使。

  某坊副使。

  某坊详稳司。

  某坊详稳。

  某坊都监。

  鹰坊。

  铁坊。

  五坊。未详。

  八坊。内有军器坊,馀未详。

  已上坊官。

  围场。

  围场都太师。

  围场都管。

  围场使。

  围场副使。

  已上场官。

  局官职名总目:

  某局使。

  某局副使。

  客省局。

  器物局。

  太医局。

  医兽局。有四局都林牙。

  已上局官。

  五冶。未详。

  太师。

  已上冶官。

  群牧职名总目:

  某路群牧使司。

  某群太保。

  某群侍中。

  某群敞史。

  总典群牧使司。

  总典群牧部籍使。

  群牧都林牙。

  某群牧司。

  群牧使。

  群牧副使。

  西路群牧使司。

  倒塌岭西路群牧使司。

  浑河北马群司。

  漠南马群司。

  漠北滑水马群司。

  牛群司。

  已上群牧官。

  尚厩。

  尚厩使,

  尚厩副使。

  飞龙院。

  飞龙使。

  飞龙副使。

  总领内外厩马司。

  总领内外厩马。

  已上诸厩官。

  监鸟兽详稳司职名总目:

  监某鸟兽详稳。

  监某鸟兽都监。

  监某鸟。

  监某兽。

  监鹿详稳司。

  监雉。

  已上监养鸟兽官。

  北面军官

  辽宫帐、部族、京州、属国,各自为军,体统相承,分数秩然。雄长二百馀年,凡以此也。考其可知者如左。

  天下兵马大元帅府。太子、亲王总军政。

  天下兵马大元帅。

  副元帅。

  大元帅府。大臣总军马之政。

  大元帅。

  副元帅。

  都元帅府。大将总军马之事。

  兵马都元帅。

  副元帅。

  同知元帅府事。

  便宜从事府。亦曰便宜行事。

  便宜从事。

  大详稳司。

  大详稳。

  都监。

  将军。

  小将军。

  军校。

  队帅。

  东都省。分掌军马之政。

  东都省太师。

  西都省。分掌军马之政。

  西都省太师。

  大将军府。各统所治军之政令。

  大将军。

  上将军。

  将军。

  小将军。

  护军司。

  护军司徒。

  卫军司。

  卫军司徒。

  诸路兵马统署司。

  诸路兵马都统署。

  诸路兵马副统署。

  左皮室详稳司。

  右皮室详稳司。

  北皮室详稳司。

  南皮室详稳司。太宗选天下精甲三十万为皮室军。初,太祖以行营为宫,选诸部豪健千馀人,置为腹心部,耶律老古以功为右皮室详稳。则皮室军自太祖时已有,即腹心部是也。太宗增多至三十万耳。

  黄皮室军详稳司。黄皮室,属国名。<四>

  属珊军详稳司。应天皇太后置,军二十万。选蕃汉精兵,珍美如珊瑚,故名。

  舍利军详稳司。统皇族之从军者,横帐、三父房属焉。

  北王府舍利军详稳司。五院皇族属焉。

  南王府舍利军详稳司。六院皇族属焉。

  禁军都详稳司。掌禁卫诸军之事。

  各部族舍利司。掌各部族子弟之军政。

  郎君军详稳司。掌着帐郎君之军事。

  拽剌军详稳司。走卒谓之拽剌。

  旗鼓拽剌详稳司。掌旗鼓之事。

  千拽剌详稳司。

  猛拽剌详稳司。

  墨离军详稳司。

  炮手军详稳司。<五>掌飞炮之事。

  弩手军详稳司。掌强弩之事。

  铁林军详稳司。

  大鹰军详稳司。

  鹰军详稳司。

  鹘军详稳司。大、小鹘军,即二室韦军号。

  凤军详稳司。

  龙军详稳司。

  飞龙军详稳司。

  虎军详稳司。

  熊军详稳司。<六>

  左铁鹞子军详稳司。

  右铁鹞子军详稳司。

  龙卫军详稳司。

  威胜军详稳司。

  天云军详稳司。

  特满军详稳司。

  敌烈军详稳司。

  敌烈皮室详稳司。

  肴里奚军详稳司。<七>

  涅哥奚军详稳司。

  渤海军详稳司。

  女古烈详稳司。

  奚王南克军详稳司。诸帐并有克官为长,馀同详稳司。

  奚王北克军详稳司。

  国舅帐克军。

  三克军。

  频必克军。

  九克军。

  十二行纠军。诸纠并有司徒,馀同详稳司。

  各宫分纠军。

  遥辇纠军。

  各部族纠军。

  群牧二纠军。

  怨军八营都详稳司。天祚天庆六年,命秦晋王淳募辽东饥民,得二万馀人,谓之怨军。及淳僭位,改号常胜军。

  前宜营。八营皆以所募州名为号。

  後宜营。

  前锦营。

  後锦营。

  乾营。

  显营。

  乾显大营。

  岩州营。

  北面边防官

  辽境东接高丽,南与梁、唐、晋、汉、周、宋六代为劲敌,北邻阻卜、术不姑,大国以十数;西制西夏、项、吐浑、回鹘等,强国以百数。居四战之区,虎踞其间,莫敢与撄,制之有术故尔。观於边防之官,太祖、太宗之雄图见矣。

  诸军都虞候司。

  都虞候。

  奚王府。见部族官。

  大惕隐司。见帐官。

  大国舅司。

  大常衮司。

  五院司。见部族官。

  六院司。

  沓温司。未详。

  已上上京路诸司,控制诸奚。

  诸部署职名总目:

  某兵马都部署。

  某兵马副部署。

  某兵马都监。

  某都部署判官。

  诸指挥使职名总目:

  某军都指挥使。

  某军副指挥使。

  某军都监。

  诸统军使职名总目:

  有都统军使、副使、都监等官。

  东京兵马都部署司。

  契丹、奚、汉、渤海四军都指挥使司。

  契丹奚军都指挥使司。<八>

  奚军都指挥使司。

  汉军都指挥使司。

  渤海军都指挥使司。

  东京都统军使司。

  东京都详稳司。

  保州都统军司。

  汤河详稳司。亦曰南女直汤河司。

  杓司。未详。

  金吾营。属南面。

  铜州北兵马指挥使司。

  涞州南兵马指挥使司。<九>

  已上辽阳路诸司,控扼高丽。

  黄龙府兵马都部署司。一作都监署司。

  黄龙府铁骊军详稳司。

  咸州兵马详稳司。有知咸州路兵马事、同知咸州路兵马事、咸州纠将。

  东北路都统军使司。有掌法官,道宗大安六年置。

  已上长春路诸司,控制东北诸国。

  南京都元帅府。本南京兵马都总管府,兴宗重熙四年改。有都元帅、大元帅。

  南京兵马都总管府。属南面。有兵马都总管,有总领南面边事,有总领南面军务,有总领南面戍兵等官。

  南京马步军都指挥使司。属南面。

  侍卫控鹤都指挥使司。属南面。

  燕京禁军详稳司。

  南京都统军司。又名燕京统军司。圣宗统和十二年复置南京统军都监。

  牛栏都统领司。

  都统领。

  副统领。

  距马河戍长司。圣宗开泰七年,沿距马河宋界东西七百馀里,特置戍长一员巡察。<一○>

  戍长。

  监军寨统领司。

  石门统领司。

  南皮室军详稳司。

  北皮室军详稳司。

  猛拽剌详稳司。

  管押平州甲马司。

  管押平州甲马。

  已上南京诸司,并隶元帅府,备御宋国。

  西南面安抚使司。

  西南面安抚使。

  西南面都招讨司。太祖神册元年置。亦曰西南路招讨司。

  西南面招讨使。

  西南边大详稳司。

  西南路详稳司。

  西南面五押招讨司。

  五押招讨大将军。

  西南路巡察司。又有西南巡边官。

  西南路巡察将军。

  西南面巡检司。

  西南面巡检。

  西南面同巡检。

  西南面拽剌详稳司。

  山北路都部署司。又有知山北道边境事官。

  金肃军都部署司。

  南王府。见北面朝官。

  北王府。

  乙室王府。

  山金司。一作山阴司。置在金山之北。

  已上西京诸司,控制西夏。

  西北路招讨使司。有知西路招讨事,有监军。

  西北路管押详稳司。

  西北路总领司。有总领西北路军事官。

  领西北路十二班军使司。

  契丹军详稳司。

  吐浑军详稳司。

  述律军详稳司。

  禁军详稳司。

  奚王府舍利军详稳司。

  大室韦军详稳司。

  小室韦军详稳司。

  北王府军详稳司。

  特满军详稳司。

  群牧军详稳司。

  宫分军详稳司。

  西北路金吾军。属南面。

  西北路兵马都部署司。

  西北路阻卜都部署司。

  西北路统军司。

  西北路戍长司。

  西北路禁军都统司。

  西北部镇抚司。兼掌西北诸部军民。有镇抚西北部事官。

  西北路巡检司。

  黑水河提辖司。在中京黔州置。

  已上西北路诸司,控制诸国。

  东北路兵马详稳司。亦曰东北面详稳司。

  东北路监军马司。有东北路监军马使,有管押东北路军马事官。

  东北路女直详稳司。

  北女直兵马司。在东京辽州置。

  已上东北路诸司。

  东路兵马都总管府。有东路兵马都总管,有同知东路兵马事官。

  东路都统军使司。

  遥里等十军都详稳司。

  遥里军诸详稳司。未详。

  九水诸夷安抚使。

  已上东路诸司。

  西南面节制司。有节制西南诸军事。

  西南面都统军司。

  已上西南边诸司。

  山西兵马都统军司。

  西路招讨使司。

  西边大详稳司。

  四蕃都军所。圣宗统和四年置,授李继冲。

  夏州管内蕃落使。<一一>圣宗统和四年置,授李继迁。

  倒塌岭节度使司。

  倒塌岭统军司。

  塌西节度使司。

  塌母城节度使司。

  已上西路诸司。

  北面行军官

  辽行军官,枢密、都统、部署之司,上下相维,先锋、两翼严重,中军於远探侦候为尤谨,临阵委重於监战。司存有常,秩然整暇,所以为制胜之道也。

  行枢密院。有左、右林牙,有叁谋。

  行军都统所。有监军,有行军诸部都监,有监战。

  行军都统。

  行军副都统。

  行军都监。

  行军都押司。有都押官、副押官。

  行军都部署司。

  先锋使司。

  先锋都统所。

  左翼军都统所。

  右翼军都统所。

  中军都统所。

  御营都统所。

  远探军。有小校,有拽剌。

  候骑。有侦候,有候人,有拽剌。

  东征行枢密院。

  东征行枢密院。

  东征都统所。亦曰东面行军都统所,又曰东路行军都统所。

  东征统军司。

  东征先锋使司。

  西征统军司。

  南征都统所。亦曰南面行军都统所。

  南征统军司。

  南面行营总管府。

  南面行营都部署司。

  河南道行军都统所。

  北道行军都统所。

  东北面行军都统所。

  西北面行军都统所。

  西南面行军都统所。

  北面属国官

  辽制,属国、属部官,大者拟王封,小者准部使。命其酋长与契丹人区别而用,恩威兼制,得柔远之道。考其可知者具如左。

  属国职名总目:

  某国大王。

  某国于越。

  某国左相。

  某国右相。

  某国惕隐。亦曰司徒。

  某国太师。

  某国太保。

  某国司空。本名闼林。

  某国某部节度使司。

  某国某部节度使。

  某国某部节度副使。

  某国详稳司。

  某国详稳。

  某国都监。

  某国将军。

  某国小将军。

  大部职名:

  并同属国。

  诸部职名:

  并同部族。

  女直国顺化王府。景宗保宁九年,女直国来请宰相、夷离之职,以次授者二十一人。圣宗统和八年,封女直阿海为顺化王,亦作阿改。天祚天庆二年有顺国女直阿鹘产大王。

  北女直国大王府。

  南女直国大王府。

  曷苏馆路女直国大王府。亦曰合苏衮部女直王,又曰合素女直王,又曰苏馆都大王。圣宗太平六年,曷苏馆诸部许建旗鼓。

  长白山女直国大王府。圣宗统和三十年,长白山三十部女直乞授爵秩。

  鸭渌江女直大王府。

  濒海女直国大王府。

  阻卜国大王府。

  阻卜扎剌部节度使司。

  阻卜诸部节度使司。圣宗统和二十九年置。

  阻卜别部节度使司。

  西阻卜国大王府。

  北阻卜国大王府。

  西北阻卜国大王府。

  乞粟河国大王府。

  城屈里国大王府。

  术不姑国大王府。亦曰述不姑。又有直不姑。

  阿萨兰回鹘大王府。亦曰阿思懒王府。

  回鹘国单于府。兴宗重熙二十二年,诏回鹘部副使以契丹人充。

  沙州回鹘炖煌郡王府。<一二>

  甘州回鹘大王府。

  高昌国大王府。

  项国大王府。

  西夏国西平王府。

  高丽国王府。

  新罗国王府。<一三>

  日本国王府。

  吐谷浑国王府。

  吐浑国王府。

  辖夓斯国王府。

  室韦国王府。

  黑车子室韦国王府。

  铁骊国王府。

  国王府。

  沙陀国王府。

  貊国王府。

  突厥国王府。

  西突厥国王府。<一四>

  斡朗改国王府。

  迪烈德国王府。亦曰敌烈,亦曰迭烈德。

  于厥国王府。

  越离睹国王府。亦曰斡离都。

  阿里国王府。

  袄里国王府。

  朱灰国王府。

  乌孙国王府。

  于阗国王府。

  狮子国王府。

  大食国王府。

  西蕃国王府。

  大蕃国王府。

  小蕃国王府。

  吐蕃国王府。

  阿撒里国王府。

  波剌国王府。

  惕德国王府。

  仙门国王府。<一五>

  铁不得国王府。<一六>

  鼻国德国王府。<一七>

  辖剌国只国王府。<一八>

  赁烈国王府。

  获里国王府。

  怕里国王府。

  噪温国王府。

  阿钵颇得国王府。

  阿钵押国王府。

  没里国王府。

  要里国王府。

  徒睹古国王府。亦曰徒鲁古。

  素撒国王府。

  夷都衮国王府。

  婆都鲁国王府。

  霸斯黑国王府。

  达离谏国王府。

  达卢古国王府。

  三河国王府。

  核列哿国王府。

  述律子国王府。

  殊保国王府。

  蒲昵国王府。

  乌里国王府。

  已上诸国。

  蒲卢毛朵部大王府。

  回跋部大王府。

  埢母部大王府。

  黄龙府女直部大王府。道宗大康八年,赐官及印。

  吾秃婉部大王府。

  乌隈于厥部大王府。

  婆离八部大王府。

  于厥里部族大王府。太宗会同三年,赐旗鼓。

  已上大部。

  生女直部。

  直不姑部。

  狐山部。

  拨思母部。

  茶扎剌部。

  粘八葛部。

  耶睹刮部。

  耶迷只部。

  挞术不姑部。

  渤海部。

  西北渤海部。

  达里得部。亦曰达离底。

  乌古部。

  隈乌古部。

  三河乌古部。

  乌隈乌骨里部。

  敌烈部。<一九>

  迪离毕部。

  涅剌部。

  乌部。已上三部,隶夫人婆底里东北路管押司。<二○>

  德部。<二一>

  谛居部。亦曰谛举部。

  涅剌奥隗部。

  八石烈敌烈部。

  迭剌葛部。

  兀惹部。亦曰乌惹部。

  项部。

  隗衍项部。

  山南项部。

  北大浓兀部。

  南大浓兀部。

  九石烈部。

  娘改部。

  鼻骨德部。

  退欲德部。

  涅古部。

  遥思拈部。<二二>

  划离部。圣宗统和元年,划离部请今後详稳於当部人内选授,<二三>不许。

  四部族部。

  四蕃部。

  三国部。<二四>

  素昆那山东部。

  胡母思山部。

  卢不姑部。

  照姑部。

  白可久部。<二五>

  俞鲁古部。

  七火室韦部。

  黄皮室韦部。

  瑶稳部。

  嘲稳部。

  二女古部。

  蔑思乃部。

  麻达里别古部。<二六>

  梅里急部。

  斡鲁部。

  榆里底乃部。

  率类部。

  五部蕃部。

  蒲奴里部。

  闸古胡里扒部。

  已上诸部。

  ※校勘记

  一:大黄室韦部小黄室韦部按营卫志下:「突吕不室韦部,本名大、小二黄皮韦户。太祖为挞马沙里,以计降之,乃置为二部。」即突吕不室韦、涅剌拿古二部。检该二部已见上文,此是重出。

  二:伯斯鼻骨部达马鼻骨部按营卫志下作伯斯鼻骨德部、达马鼻骨德部。

  三:已上四十九节度按自品部至五国部共五十部。突吕不室韦部、涅剌拿古部与大、小二黄室韦部为前後异名,实四十八部。检营卫志下:「奥里部,统和十二年以与梅只、堕瑰三部民籍数寡,合为一部。」以上所列有堕瑰无梅只。按在合并之後应除堕瑰,为四十七部;未合之前,则应加梅只为四十九部。

  四:黄皮室军详稳司黄皮室属国名按下文「诸部」名内有黄皮室韦部。

  五:炮手军手,原作「首」。按纪统和四年六月有炮手,寿隆元年九月有炮人、弩人,下文有「弩手军」。据改。

  六:熊军按纪统和八年七月,「改南京熊军为神军」。此仍用旧名。

  七:肴里奚军肴里,原作「滑里」,据纪开泰八年七月及高丽外记改。

  八:契丹奚军都指挥使司「奚」字疑衍。

  九:涞州南兵马指挥使司涞州,地理志二作屽州。

  一○:开泰七年特置戍长一员巡察按纪,置戍长巡察事,始于太平八年二月。

  一一:夏州管内蕃落使按纪统和四年二月作定难军节度使、银夏绥宥等州观察处置等使。

  一二:沙州回鹘炖煌郡王府府字原缺,据前後文补。

  一三:新罗国王府按新罗为高丽重出。

  一四:貊国突厥国及西突厥国按此三国已亡,或是遗人用旧名贡献者,因存于史册。下文乌孙国同此。

  一五:仙门国按纪重熙十六年十月,「铁骊仙门来朝,以始入贡,加右监门卫大将军」。仙门似是铁骊酋长名。铁骊已见,此重出。

  一六:铁不得国铁不得即吐蕃,此与上文西蕃、大蕃等并是当时吐蕃不同部分朝贡於辽者,故以不同名称存於史册。

  一七:鼻国德国按兵卫志下作鼻骨德。此与诸部之鼻骨德重出。

  一八:辖剌国只国按纪会同三年六月作辖剌骨只。

  一九:乌隈乌骨里部及敌烈部乌隈乌骨里部即上文乌隈于厥部;敌烈部即上文迪烈德,亦曰敌烈或迭烈德,纪开泰四年正月作迪烈得。均一部重出。

  二○:婆底里按纪统和七年七月作婆里德。

  二一:德部按部族表,「会同六年六月,奚锄勃德部进白麝」。疑德即锄勃德,亦即伯德部。

  二二:遥思拈部按纪开泰八年三月作遥恩拈部。

  二三:统和元年划离部请今後详稳於当部人内选授按纪及部族表并作统和二年三月。

  二四:三国部「三」,疑当作五,即五国部。下文五部蕃部,亦指此五国部。卷九六萧乐音奴传:「监障海东青鹘,获白花者十三,拜五蕃部节度使。」海东青鹘产于五国,五蕃部即五国部。

  二五:白可久部按上文又有退欲德部。纪天显十年四月,「吐谷浑酋长退欲德率众内附」;会同九年四月,「吐谷浑白可久来附」。退欲德、白可久均为吐谷浑酋长名。与前吐谷浑、吐浑重出。或是当时吐谷浑之不同部分。

  二六:麻达里别古部按纪寿隆二年二月及部族表并作达麻里别古部。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推荐阅读

·明太祖实录 ·清宫史话 ·明史纪事本末 ·野史秘闻 ·蒙古秘史 ·汉朝历史导读 ·秦前历史导读 ·鲜卑帝国传奇 ·太平天国 ·续资治通鉴
古典小说|唐诗|宋词|经部|史书|子部|辞赋|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