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古书房 · 简明中国古代史
目录
位置:主页 > 史书 > 简明中国古代史 >

七 宋辽金元 四 宋辽金元文化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第四节 宋辽金元文化

一、哲学宗教

1.哲学

理学 在哲学方面,两宋时期产生理学,重要的理学家有北宋的周敦颐、程颢、程颐兄弟及南宋的朱熹、陆九渊等。他们的哲学的中心观念是“理”,把“理”说成是产生世界万物的神的东西,又把“理”说成是封建伦理道德——“三纲五常”,宣传“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所以统称为理学。其中程、朱把理看作生成天地万物的根源,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陆九渊则强调“心即理”,把人心作为生成天地万物的根源,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理学实是一种新形式的儒学,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兼容佛道两家的哲学理论,从世界观的高度,论证了封建纲常名教的合理和永恒,更能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因而被采纳为官方哲学。朱熹是我国封建社会中著名的唯心主义者,他的著作很多,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他的《四书集注》从元代开始至明、清两代,都被指定为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

唯物主义 两宋时期,唯物主义也获得很大的发展。北宋时主要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有张载,他的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是“有”的世界,进一步发展了唯物主义的“有”的哲学,彻底反驳了唯心主义的“无”的哲学。在南宋初年,陈亮和叶适以唯物主义观点批判了朱熹、陆九渊的唯心主义思想。他们反对朱熹把“道”或“理”看作是脱离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东西,认为道不能离开物,强调道在事物之中。这种道不离物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他们很讲究事功实效,反对理学家们空谈什么“道德”、“义理”,认为道德、义理应该表现于事功。如果不见事功,道德、义理便都是虚妄的。

在理学继续传播的元代,也有反理学的思想家邓牧出现。他写了《伯牙琴》一书,猛烈抨击封建专制统治。他认为帝王是最大的掠夺者,帝王和盗贼没有什么两样。又认为官吏都是害民的,官吏比盗贼还坏。这种反对专制统治的思想,不仅否定暴君、酷吏,也是对理学的批判。

2.宗教

元朝统治者很重视宗教在统治人民方面的作用,对各种宗教,只要有用的,都加以优待提倡,唯对反元的民间秘密宗教如白莲教、弥勒教,严加禁止。

佛教 元代最盛行的宗教是佛教,尤其是喇嘛教。喇嘛教是佛教传入吐蕃后形成的一个教派,最受元朝皇帝的尊重。元世祖忽必烈尊吐蕃大喇嘛八思巴为帝师,命他制定蒙古新字,下诏颁行天下,俗称八思巴字。此后,元朝皇帝和后妃都以喇嘛为帝师,从他们授佛戒。帝师和其他喇嘛不仅在政治上拥有特权,在经济方面又有免田税、商税的特权,并免差役。

道教 道教在元代分为数派。江南有正一教,亦称天师道。天师世居江西龙虎山(今贵溪境),是传统旧派。北方有三个新派,即全真教,大道教,太一教。其中以全真教势力最大,流传广泛。成吉思汗西征时,曾召见全真教主丘处机,问长生之术,呼之为“丘神仙”,封为国师,赐号“长春真人”,命他总领道教。丘处机随从到过中亚,其弟子李志常著《长春真人西游记》,是研究中西交通史的重要资料。

基督教、伊斯兰教等 基督教在元代称为也里可温(蒙古语,原意“有福缘的人”,亦是对教士的尊称)。元初,自欧洲、西亚传来中国;在大都、长安、杭州、镇江、泉州及甘肃、宁夏等地都建有教堂,亦有不少信徒。元亡后,此教在中原中断。

伊斯兰教在元代也很兴盛。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突厥人大批来到中国,散处各地,被称为“回回”。其中多数人从事商业活动,亦有传教士,称答失蛮(波斯语,意为学者)。在大都、长安、泉州等地有礼拜堂,亦有回回及汉人、蒙古人信徒。

此外,摩尼教、婆罗门教、犹太教,在元代亦有传播。

二、文学艺术

宋词 词是一种按照乐曲配词歌唱的文学,所以也叫作倚声(按曲),作词叫作填词。词的句子是长短不齐的,所以又叫作长短句。词萌芽于隋,兴起于唐,发展于五代,繁荣昌盛于宋。

到了宋代,词成为文学的主流,作家如林,作品众多。近人唐圭璋编的《全宋词》,收录词一千三百三十余家,作品一万九千九百余首。最著名的词人有北宋的柳永、苏轼,北宋末南宋初的李清照,南宋的陆游、辛弃疾等。

话本小说 宋金时期有白话小说在兴起。在北宋的开封、南宋的杭州及金的西京大同,都出现一些以“说话”(讲故事)为生的艺人,叫作“说话人”。这种“说话人”用的底本,一般称作“话本”,“话本”经过流传加工,便演变为“话本小说”,这就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白话小说,都是用当时的白话口语写成。宋代话本流传至今的有《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及《京本通俗小说》等。

元曲 元代文学的重大成就是元曲。元曲主要是指元代戏剧,在当时叫作杂剧。杂剧包括唱、白、表演等内容,而以唱曲子为主,所以后人称之为元曲。杂剧在元代极为盛行。据统计,有姓名可考的剧作家有八十余人,剧本有五百余种,保存至今的还有一百六十余种。其中最著名的大剧作家及剧本,有关汉卿及其代表作《窦娥冤》,白朴及其代表作《梧桐雨》,马致远及其代表作《汉宫秋》,郑光祖及其代表作《倩女离魂》,王实甫及其代表作《西厢记》。

绘画 宋代宫廷画院的规模有所扩大。至徽宗时,盛极一时,凡入画院者,须经考试。试题是前人吟咏山水花鸟的诗句,从而推动了画家们向山水花鸟画方面发展,使这类绘画出现了繁荣的局面,产生了很多著名画家。如善画山水的李成、范宽、郭熙、米芾(feì费)、米友仁、李唐、马远、夏圭等;工于花鸟的宋徽宗赵佶;以画马和人物著称的李公麟;善画宫室和风俗、人物的张择端;专工人物画的李嵩、刘松年等。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传世之作。

三、史 学

宋元时期的史学很发展,官、私著述很多,其中以几部大型通史和几部类书尤为著名。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陕西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他认为纪传体史书文字繁多,不利于士人、帝王阅读。便决定编一部编年体史书,上接《左传》,自战国开始,写到五代。治平三年(1066年),他完成了战国部分八卷,进呈宋英宗。英宗十分赞赏,下令开局续修,由司马光主持。次年,神宗为此书赐名《资治通鉴》,劝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之意。司马光编书,邀请著名史学家刘攽(bān班)、刘刷范祖禹为主要助手,协助他搜集资料,写出长编,由他删繁就简,写成定本。经过十八年的努力,至元丰七年(1084年),全书始告完成。

《资治通鉴》共二百九十四卷,又有考异和目录各三十卷。叙事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以事系年,详略得宜,史料翔实,考证谨严,文笔简洁。以述事论人为主,兼及制度、文化、地理、民族,为一部极好的编年体通史。司马光在书中对一些王朝的兴亡或帝王的成败多所评论,虽以儒家正统观点为指归,但其批妄疾恶、倡导明治的神,在封建社会中是有积极意义的。

《通鉴纪事本末》 《通鉴纪事本末》是袁枢撰。袁枢,南宋初人。他以纪传体史书叙事零乱,一事往往重见于数篇,不辨主次;编年体史书述事断断续续,不成系统,于是创“纪事本末”体。将《资治通鉴》一书打散改组,将其中同一或相关内容辑在一起,共辑出二百三十九篇,始于“三家分晋”,终于“周世宗征淮南”,每篇有首有尾,按时间排列。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

《通志》 《通志》是郑樵撰。郑樵,南宋末人。他一生不仕,研读四十年,著成此书,共二百卷。此书以记述典章制度为主,分为本纪、年谱、略、世家、列传。其中“二十略”是全书的华,尤以“氏族”、“六书”、“七音”、“都邑”、“昆虫草木”五略为旧史所无,史料价值极高。此书为典志体史书的代表作之一。

《文献通考》 《文献通考》是马端临撰。马端临,宋末元初人。一生隐居或教书。所撰《文献通考》,共三百四十八卷,起自上古,终于南宋嘉定年间,以典章制度为主,收罗较齐备,略古详今,尤以唐中期以后最有价值。共分二十四门,体例仿《通典》。此书与杜佑的《通典》、郑樵的《通志》合称“三通”。

其他史书 在类书方面,北宋政府组织人力,编纂了几部大书,即百科质的《太平御览》一千卷,小说汇编的《太平广记》五百卷,文章总集的《文苑英华》一千卷,政事历史的《册府元龟》一千卷,号称宋代四部大书,今均完整存在。

在断代史方面,北宋时出现了三部重要著作,即欧修、宋祁等撰《新唐书》二百五十五卷,薛居正等撰《旧五代史》一百五十卷,欧修撰《新五代史》七十四卷。以上皆列入二十四史。元朝有官修的三部史书,即《宋史》、《辽史》和《金史》,也均列入二十四史。

四、科学技术

宋元时期科学技术的成就,主要有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这三大发明的最后完善和天文历算、医学、农学的进步。

活字印刷术 北宋庆历年间,布衣(百姓)毕升在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种方法比雕版印刷省堡省力,成本较低,所以很快得到推广。毕升初用胶泥刻字,每字为一印,火烧之使坚硬,便于印制和存放。至元代,又改进为用木制活字。至明代,又出现了铜、铅活字。活字印刷术发明使用后,不久即传入日本、朝鲜、越南等国。欧洲则直到四百多年以后才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术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指南针 北宋时,已知道用磁石磨成针以指示方向,这就是指南针。指南针已普遍用于航海等方面。当时有四种放针方法:一是浮于水上,二是放在指甲上,三是放在碗沿上,四是悬在丝线上。以第四种方法为最好。指南针首先传到阿拉伯地区,以后又传到欧洲。

火药 火药发明于唐末。北宋初年,曾用以制成“火箭”、“火球”、“火蒺藜”,以抗击辽军。从此火药得到广泛应用。北宋在开封设有专门制造火药和火器的官营手工业作坊。仁宗时,曾公亮等编《武经总要》中,记有火药武器的名称、用法和三种制造火药的配方。这些火药武器是用弓箭或抛石机发射出去的燃武器。北宋末发明了爆炸的“霹雳炮”。南宋时,又先后发明了“铁火炮”和管状发射器“突火槍”,又发展为用铁或铜作筒的“火铳”(chōng充)。南宋时,火药由海上传到阿拉伯。后来金人和蒙古人也相继学会了使用和制造火药武器。蒙古军西征时,火药又从陆路传到西方各国。

天文、历算 宋朝历法一共改了十九次,是我国历史上历法改革频繁的朝代。历法的不断改革,反映了天文学研究的进步。南宋《统天历》相当确。它定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5日,比实际周期仅差26秒,和现代国际通用的公历(《格列历》)完全一致,但比后者早了四百多年。

宋代的天文仪器制造也有成就,发明了计时的莲花漏和水运仪象台。这一仪象台用水力发动,可以有节奏的按时转动,把报时、观象测天同时显示出来。后来仪象台传入金朝。

元代大科学家郭守敬,在天文、数学以及水利工程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他奉命修历,认识到修历的基本工作在于实测。他创造了简仪、仰仪和圭表等一系列仪器以助观测。其中简仪的设计很密,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这个仪器要比欧洲的同样仪器早三百年。他又在全国设立二十七个测景所,最北的北海测景所已在北极圈附近了。现在河南登封观星台,就是当年的测景所的遗址之一。他根据观测和研究,制订了《授时历》,这是我国古代最确和使用最久的历法。

这一时期与天文历法有关的数学也有进步,出现了北宋的贾宪、南宋的秦九韶、杨辉和金的李冶、元的朱世杰等著名数学家。秦九韶《数书九章》、李冶《测圆海镜》、朱世杰《四元玉鉴》等都是世界闻名的数学著作。他们的许多成就都领先于欧洲几百年。

医学 这一时期突出的医学成就是针灸学。北宋针灸学家、太医王惟一总结历代针炙家的实践经验,设计铸造了两个针炙铜人模型,在上面刻划位,标注名称;并写成《新铸铜人腧(shù树)针灸图经》三卷;又将《图经》刻石流传,便利了针灸的实际作和传授。金、元时期医学理论有很大发展,产生了四大学派,称为“金、元四大家”。四大家以金代的刘完素、张从正、李杲和元代的朱震亨为代表。他们的理论和医术,对我国医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另外,药学、病因学、法医学也有发展,出现了许多名著。如北宋曹孝忠主编《圣济总录》、南宋宋慈撰《洗冤集录》等。

农学 南宋时,陈旉(fū夫)撰《农书》三卷,是现存最早的专门记载、论述南方农业的著作。元代的最重要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是王祯的《农书》。全书约三十万字,记述了当时全国南北方的农业生产知识。此外,官修的《农桑辑要》和鲁明善著的《农桑衣食撮要》,也是元代比较重要的农书。

复习题:

*1.简述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2.宋代有哪些重要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其主张怎样?

3.宋代有哪些重要的词人?

*4.《资治通鉴》的作者是谁?它是一部什么样的著作?

5.简述我国三大发明在宋代的发展。

重要名词:

*程朱理学*毕升长短句* 《通鉴纪事本末》* 《通志》话本王惟一

参考书:

1.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下册)第七章第六节。(选读)

2. 张传玺、张仁忠合著:《中国古代史辅导讲座》第二十二讲《五代辽宋金元的文化》。(选读)

3.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五册。(选读)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推荐阅读

·明太祖实录 ·清宫史话 ·明史纪事本末 ·野史秘闻 ·蒙古秘史 ·汉朝历史导读 ·秦前历史导读 ·鲜卑帝国传奇 ·太平天国 ·续资治通鉴
古典小说|唐诗|宋词|经部|史书|子部|辞赋|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