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古书房 · 简明中国古代史
目录
位置:主页 > 史书 > 简明中国古代史 >

五 魏晋南北朝 三 十六国北朝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第三节 十六国北朝

(317—430)(439—581)

西晋灭亡以后,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成为进入中原的北方各 族争夺统治权的战常参与这一斗争的主要民族有匈奴、羯、氐、羌、鲜卑,史称“五胡”。建立的主要国家有一成(汉)、二赵、三秦、四燕、五凉、一夏,史称“十六国”。这一历史阶段史称“五胡十六国”①时期。其实参与斗争的民族在“五胡”之外,还有汉人和賨人,建立的国家还有代(北魏)、冉魏和西燕。自公元316年西晋灭亡以后的一百二十多年中,黄河流域一直是纷纷扰扰,没有宁日。北魏统一北方,开始了“北朝”时期。北朝时期是我国北方民族大融合、社会经济由恢复而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

一、十六国的兴亡

十六国时期,按照各国兴亡的先后,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1. 两赵、冉魏的民族仇杀

十六国时期的第一阶段是前赵、后赵、冉魏的相继统治时期(317—352年),共约三十六年。此一时期,这些统治者曾进行过残酷的民族仇杀。

前赵 前赵原为汉国。公元318年刘聪死,刘曜夺得帝位,以长安为都城,改国号赵,史称“前赵”。刘曜非常残暴,他在永嘉五年(311年)攻破洛时,屠杀西晋官民三万余人,繁华壮丽的京师洛顿时变成一片瓦砾。他在建兴四年(316年)围攻京师长安时①,“京师饥甚,米斗金二两,人相食,死者太半。”②刘曜称帝之后,征战不已。“又发六百万功,营其父及妻二塚。下洞三泉,上崇百尺,积石为基,周回二里,发掘古塚以千百数,迫督役徒,继以脂烛。百姓嗥哭,盈于道路。”③关中又有瘟疫流行。前赵地区各族人民与匈奴贵族统治集之间的矛盾很尖锐。

后赵 后赵是羯人石勒建立的。石勒原是刘渊、刘聪的大将。在匈奴贵族互相争权之时,他的势力迅速发展。刘曜在关中建立赵国时,他于次年自立为帝,国号亦称“赵”,史称“后赵”,以襄国(今河北邢台)为都城。公元328年,石勒在洛大败前赵军,杀刘曜,灭前赵。

石勒在他的统治区内采取了不少巩固、加强他的统治的措施。他很注意提高本族(羯)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作为他的基本依靠力量。如称羯人为“国人”,严禁称“胡人”;称汉人为“赵人”。又用羯人和其他北方民族人组成强大的禁卫军,由勒之侄石虎(石季龙)率领,作为基本军事力量。另一方面,石勒又注意笼络投靠他的汉族士人,把他们编成“君子营”,作为自己的幕僚。他用汉族士人张宾为大执法,总管朝政。他还在襄国设太学,选送将吏子弟受学。又下令各郡、国立学校,提倡尊孔读经。石勒虽未读书,但他“雅好文学,虽在军旅,常令儒生读史书而听之。”④这些做法对拉拢汉族地主、士人起了一定的作用。

石勒杀人是很多的,可是石虎比石勒更加残忍暴虐。石勒死,石虎几乎全部杀光了石勒的妻子和儿子,其中包括了刚即帝位的石弘,还有主要大臣。石虎对于汉族人民更疯狂屠杀,残酷奴役。他在战争中,“降城陷垒,坑斩士女,鲜有遗类。”①他夺得帝位后,迁都于邺(今河北临漳),大造宫殿,建台观四十余所。在邺北筑造华林苑和数十里的长墙,为运土石,征发近郡男女十六万口,车十万乘。又在长安、洛修造宫殿,征发劳动人民四十余万人。为运送材料而征发的船夫就有十七万人。由于各种原因而死亡的。常以万数。石虎和他的统治集都荒无耻。石虎下令各郡县,强选美女三万余人,置于后宫,其中有夫之妇九千余人,杀人之夫或妇女自杀者极多。贵族们乘机抢夺民女一万余人。

公元348年,石虎的太子石宣杀其弟石韬,又欲杀石虎。石虎得知,杀宣,把东宫卫士十余万人发配凉州。卫士都是被征发来的农民,在去凉州的沿途受尽了虐待。其中的一万多人行至雍州(治今陕西凤翔),推举梁犊为首,发动起义,队伍发展到十万余人,攻破长安,东出潼关,又攻占洛、荥、陈留等地。次年,梁犊在荥战败被杀,起义失败。可是石虎也由于惊悸而病死。他的儿子们为争夺帝位而互相残杀,帝位最后为汉人冉闵夺得,后赵亡。冉闵建国号魏,史称“冉魏”。

冉魏 冉闵是汉族,其父瞻,是石虎的养子,冉闵很得石虎的信任。冉魏仍都于邺。冉闵为了巩固他的统治,一再挑起民 族间的互相仇杀。他在刚夺得帝位时,在邺宣布:“与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各任所之。”②于是羯人纷纷逃出邺城,汉人在百里之内 的都往邺城内迁徙。冉闵又下令大杀羯人,凡杀一羯人的,即可 封官晋爵。羯人在一天中被杀的有数万口之多。前后被杀的贵贱、男女、老幼共约有二十余万口。后来凡是“高鼻多须”的,就遭滥杀。

冉闵制造民族仇杀不仅未能巩固他的反动统治,相反的,境内更加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很尖锐。他才建国两年,即公元352年,前燕国君慕容儁(jùn俊)率军南下,攻破邺,冉闵被俘而死,冉魏亡。慕容儁自立为皇帝,国号燕,史称“前燕”。

2.前燕、前秦的兴亡

十六国时期的第二阶段,是前燕和前秦统治的时期(公元352—383年),共约三十二年。

前燕 前燕贵族是鲜卑族的一支,姓慕容氏。慕容氏原居于今辽河流域。公元337年,慕容皝(huǎng恍)称燕王,以龙城(今辽宁朝)为国都,招徕中原地区的汉族流民,组织垦荒屯田。地租比率:用官牛者,民得收获物的十分之四,官得十分之六;用私牛者,对分。这里是比较安定的,中原地区的许多劳动人民逃到这里,带来了比较进步的生产技术,促进了这一地区的社会经 济的发展。

慕容氏灭冉魏后,迁都蓟(今北京城西南),五年后,又迁都于邺。后来,统治集的生活日益腐朽,政治也渐趋黑暗。皇帝慕容皝有后宫四千余人,僮仆四万余人,穷奢极欲,日费万金。太傅慕容评极力搜刮人民的财产,强占田地,还封锢山泽,劳动人民乃至军队砍柴打水,都要纳钱。军队饮水要纳绢一匹,才可以取水二石。慕容评搜刮的钱绢,堆聚如山。贵族官僚们还大量的占有庇荫户,庇荫户的总数超过国家控制的户口,致使国家的赋税征收和徭役调发都很困难。因此,前燕后期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日益发展,府库空虚,“三军莫有斗志”①。公元369年,前燕贵族内部又发生了激烈的斗争,贵族之一慕容垂投降前秦苻坚。苻坚以王猛为统帅,慕容垂为先锋,率步骑三万人进攻前燕,攻占洛,次年又以六万人大败慕容评四十余万人,后攻下邺,俘皇帝慕容皝,前燕亡。

前秦 前秦是氐族首领苻洪建立。不久,苻洪死,其子苻健继位,公元351年称天王大单于,次年称帝,国号秦,都长安。355年,苻健死,子苻生立,昏庸残暴。苻健之侄苻坚杀苻生自立。

苻坚比较重视改善政治状况。他任用家世寒微的汉人王猛为中书侍郎,参掌机要。王猛为加强中央集权,限制打击氐族贵族及汉族地主不法势力,整顿吏治。氐族贵族反对王猛。曾辅佐苻健立有大功的氐族豪酋樊世当众侮辱王猛,并声言:“要当悬汝头于长安城门!”苻坚得知后大怒曰:“必须杀此老氐,然后百寮可整。”苻坚处死樊世,还在朝廷上责骂、鞭挞攻击过王猛的其他氐族贵族。后王猛为中书令、京兆尹,在数十天中,诛杀贵戚强豪二十余人,“于是百寮震肃,豪右屏气,路不拾遗,风化大行”。苻坚为之感叹曰:“吾今始知天下之有法也,天子之为尊也。”①

王猛很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奖励开荒,又开放山林川泽,允许劳动人民樵采捕捞,还注意兴修水利,发展交通运输,整齐风俗,兴办学校。《晋书·苻坚载记》(上)曰:“关陇清晏,百姓丰乐。自长安至于诸州,皆夹路树槐柳,二十里一亭,四十里一驿,旅行者取傍于途,工商贸贩于道。”

公元370年,苻坚灭前燕。374年,夺得东晋的益州。376年,灭前凉和代。382年,又控制了西域。至此,前秦基本上统一了中国的北方。

前秦的疆域虽大,武力虽强,在战争中屡获胜利,可是统一的时间尚短,境内民族众多,民族关系复杂,矛盾重重,政局并不稳定。王猛在病危时,认为东晋的力量还是强大的,建议苻坚,不要南侵东晋,要巩固前秦的统治。可是王猛死后,苻坚日益骄傲。他在统一西域的次年,就调集了九十余万大军进攻东晋。在淝水一战,为晋军打得大败。苻坚逃回北方后,原来归附于他的鲜卑、羌的贵族乘机反叛。385年,羌族首领姚苌(cháng常)杀苻坚,整个北方陷于混乱,民族斗争又激烈起来。

3.北魏统一北方

十六国时期的第三阶段,是淝水之战后,北方再度分裂至北魏统一北方的时期(公元383—439年),共约五十七年。

淝水之战以后,至409年北燕建立,仅仅二十六年中,北方就先后出现过十二个国家,寿命最短的国家只存在九年,一般的也 只存在二、三十年,可见当时斗争的激烈。

北魏的前身是代国,为鲜卑族拓跋部于公元315年建立的。至376年,为前秦所灭。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拓跋珪(道武帝) 于386年乘机复国,不久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后魏”、“拓跋魏”或“元魏”。起初都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 398年,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次年,称帝,为道武帝。他在位期间,重视发展社会经济,使鲜卑人“分土定居”①,从事农业生产;又重用汉族士大夫,注意改善民族关系。公元422年(泰常七年),北魏攻占刘宋的青、兖二州。次年,魏太武帝拓跋焘即位,连年攻战。公元431年(神?〈jiā加〉四年)灭夏国,436年(太延二年)灭北燕, 439年(太延五年)灭北凉。自西晋灭亡以后,北部中国纷纷扰扰了一百二十余年,至此复归于统一。从这时开始,中国的北方进入北朝时期。

二、北魏的政治

1.“混一戎华”政策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他以一个鲜卑族一部的君主统一了北部半个中国,并能巩固其统治长达一百余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他的统一,号称“混一戎华”,把中国早已形成并正在发展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伟大事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他初统一时所采取的主要政策就是从有利于“混一戎①华”出发的。

发展经济文化 拓跋焘为促进北方内迁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巩固“混一戎华”大业,他采取了如下两项重要措施。

一、分土定居,发展农业——为了适应对黄河流域的统治,鲜卑族拓跋部需要改变其以狩猎、游牧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而转向以农业为主。此政策早在道武帝时即已提出并开始实行。《魏书·外戚传·贺讷传》曰:“太祖(拓跋珪)平中原,……其后离散诸部,分土定居,不听迁徙,其君长大人皆同编户。”对被征服的地区或民族,也以组织或安排农业生产为主。拓跋焘统一北方,亦很重视发展农业生产,还在京师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一带倡行有牛家与无牛家变工互助,一般是有牛家出牛一头,为无牛家耕种二十或二十二亩;无牛家出人,为有牛家耘锄七亩以为报偿。①北魏统治者这些政策措施在促进鲜卑族和其他北方民族转向农业生产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

二、设立太学,重用士人——拓跋珪复国后,很重视用儒学以培养官僚,以便巩固拓跋氏的统治。复国之初,即于平城建立太学,置五经博士,有太学生一千余人。天兴二年(399年),增国子太学生至三千人②。此后,国子学、太学都有发展,乡学也有很大发展,郡学都置有博士、助教和学生。“于是,人多砥尚,儒林转兴。”③此外,北魏统治者还令各州郡荐举有才学的人,委以重任。当时中原知名的士族、儒学家如高允、卢玄等都被征用,对北魏制度、法律的建立和文化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宗主督护制 宗主原称坞主或壁帅,是在“五胡十六国”时期未南逃的大地主。他们拥有众多的宗族、部曲,修有坞壁,缮制甲兵,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封建地主武装首领。其依附农民往往有数百家、上千家,乃至万家,为其私家人口。

北魏统一北方以后,要将其在广大汉族地区的统治稳定下来,并长期统治下去,实现“混一戎华”的理想,单纯依靠武力来压服上述这些地主是无法办到的。唯一可行的办法是与这些地主取得妥协,即首先承认他们的根本利益为合法,以获得他们的合作。

于是,北魏统治者就任命他们为宗主,以督护百姓。这就是“宗主督护制”。宗主督护制是北魏当时的地方基层政权组织,曾为北魏统治的稳定及赋税徭役的征调起过一定的作用。可是,宗主毕竟是些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宗主控制下的苞荫户多数没有户籍,国家不得征调。苞荫户仍为宗主的私家人口,任凭宗主剥削和奴役,国家亦不得干预。《魏书·食货志》曰:“魏初不立三长,故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征敛,倍于公赋。”可见这种制度只对大地主有好处;对广大农民没有好处,对封建国家来说,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对征徭征税的帮助并不大。

九品混通 九品混通是北魏前期实行的赋税制度。当时,民户的赋税负担,正税为每户平均纳调帛二匹①、絮二斤、丝一斤、粟二十石。此外,另有附加税,每户平均纳帛一匹二丈,“以供调外之费”②。按照国家规定,在征收赋税时,不是这样平均分摊给各户,而是由县令和乡吏“计赀定课”,③分为“三等九品”。九品是赋税高低的品级。三等是按不同等第将赋税送到不同地区。即“上三品户入京师,中三品入他州要仓,下三品入本州。”①这就是“九品混通”。可是实际在征收赋税时,并不按此规定办事。主要由于官吏们畏于权势,多与地主勾结,“纵富督贫,避强侵弱。”②地主们所缴纳的不多,而广大劳动人民却负担沉重。此外,北魏临时的赋税征收和徭役调发是很多的,主要也是强加到劳动人民的头上。所以九品混通虽有其名,而流弊是严重的。

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 北魏统一北方以后,对于汉族地主阶级有所优容,但对于各族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是残酷的。许多自耕农贫困破产,就投靠地主,作为苞荫户,以避赋役。也有卖身为奴或流亡异乡的。社会一直动荡不安,各地不断发生农民起义。

公元445年(太平真君六年),卢水胡人盖吴在杏城(今陕西黄陵)领导起义③,纷起响应的有羌、氏、汉等族人民,起义军很快发展到十余万人,盖吴自称天台王。次年,魏太武帝亲率军队镇压起义军,盖吴又自称秦地王。后盖吴战死,起义军被镇压下去。

此后,农民起义仍不断发生。据不完全统计,自孝文帝即位的那年(公元471年),到480年,仅在关东地区就发生农民起义九次,甚至就在北魏的首都平城也发生了反抗北魏统治的斗争。

上述情况说明了北魏统治继续使用原有的制度和办法进行统治是很困难的,于是在一些比较有作为的统治者中产生了进行政治和社会改革的要求。

2.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拓跋宏即位时(471年)才只有五岁,由他的祖母冯太后辅政,孝文帝改革主要由冯太后主持。这次改革的大事有六项,其针对和现实意义都是很强的。

整顿吏治 北魏前期,地方行政区划为州、郡、县三级制。其长官州为刺史,郡为太守,县为令长(亦称县宰)。但吏治混乱,地方守宰不论治绩好坏,任期都是六年。这时没有俸禄制度,官吏到任以后,任意搜刮人民。

这次改革,首先整顿吏治。规定守宰的任期要按治绩的好坏决定,不固定年限。又制定俸禄制度。俸禄统一由国家筹集,按品第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为了杜绝贪赃枉法,又制定了惩治贪污的办法。凡贪污帛一匹及枉法者,一律处死。就在这年秋天,朝廷派出官吏到各地巡察,检举犯法的守宰,有四十多人因贪赃被处死。经过这样的整顿,吏治改善,贪赃枉法之事大大减少。

均田制 在宗主督护制下,官府对辖区内的户籍、田数都无从掌握,徭役、赋税亦无从征调。太和九年(485年),孝文帝下均田令,主要内容有如下四点:

一、男子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受露田二十亩。露田加倍或加两倍授给,以备休耕。年满七十岁,还田于官。桑田为世业,不还官。桑田按照规定,种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宜蚕桑的地区,改授麻田,男子十亩,妇人五亩。

二、露田不得买卖,桑田亦不得买卖。但“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①

三、奴婢受田数量和办法与农民相同。壮牛一头,受田三十 亩;每户限受四牛之数,不再给桑田。

四、地方官吏各随在职地区给予公田,刺史为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新旧任相交接,不许出卖,后代谓此“公田”为“职公田”或“职分田”。

均田制名为均田,实际是基本上保持原有的土地占有不均的状况不变。因为大族地主除了继续用隐瞒土地的手段以对付官府之外;他们又拥有众多的奴婢,还有耕牛,按均田制的规定,应分到许多土地。这样,足以保住他们的产业。但均田制在当时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如规定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并不准买卖,这些规定在一定的时间内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豪强大家兼并土地。国家公开授田,可以招徕流民和豪强大家控制下的依附农民,有助于开垦荒地,发展生产。自耕农增多,户口滋殖,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调发徭役。

三长制 继实行均田制之后,于486年,又下令实行三长制。三长就是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长。这是用来代替宗主督护制的基层政权制度。这是符合中央集权制要求的新的制度。三长要挑选乡里中能办事而又谨守法令的人担任,其职责是掌握乡里人家的田地、户口数量,征收赋税(户调),调发徭役,维持治安。废除宗主督护制和实行三长制,是对世家大族地主的一次沉重打击。所以有不少守旧派反对。冯太后曰:“立三长,则课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何为而不可?”冯太后的态度是坚决的。

户调制 废除九品混通制,实行定额租税制。即一夫一妇的家庭,纳户调帛一匹、粟二石。民年十五岁以上未娶妻的,四人出一夫一妇之调。能从事耕织的壮年奴婢,八口出一夫一妇之调。耕牛二十头,出一夫一妇之调。产麻之乡,以布代帛,数同。这一新的户调制度的实行,改变了过去赋税征收的混乱现象,对于自耕农来说,户调减轻了很多;对于大地主来说,由于户调征收到奴婢和耕牛,虽然比率较低,毕竟加重了他们的负担。

迁都洛 公元490年,冯太后死,孝文帝亲政,继续进行改革。公元494年(太和十八年),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改变了过去对中原遥控的形势,有利于统治整个国家;也解脱了一百多年来在平城形成的鲜卑贵族保守势力的羁绊和干扰,有利于继续进行改革。迁都本身虽不属于制度的改革,但却是孝文帝改革的总体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改易习俗 孝文帝迁都洛以后,开始第二期改革,改革的重点,是改变鲜卑族内迁者原有的生活习俗,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文化。主要内容有如下四点:

一、易鲜卑服装为汉服——公元495年十二月,孝文帝在先极堂会见群臣时,“班赐冠服”,这是易鲜卑官服为汉官服的具体实行。

二、规定在朝廷上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称鲜卑语为“北语”,称汉语为“正音”。孝文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岁以上的鲜卑官吏,在朝廷上要逐步改说汉语。三十岁以下的鲜卑官吏在朝廷上要立即改说汉语。如有故意说鲜卑语的,要降爵罢官。

三、迁洛的鲜卑人,以洛为籍贯,死后不得归葬平城。

四、改汉姓,定门第等级——改变鲜卑贵族原有的姓氏为汉姓。所改汉姓,以音近于原鲜卑姓者为准。拓跋氏为首姓,改姓元氏,为最高门第。丘穆陵氏改姓穆氏,步六孤氏改姓陆氏,贺赖氏改姓贺氏,独孤氏改姓刘氏,贺楼氏改姓楼氏,勿忸于氏改姓于氏,纥奚氏改姓嵇氏,尉迟氏改姓尉氏,这八姓贵族的社会地位,与汉族北方的最高门第崔、卢、李、郑四姓相当。其他稍低一些的贵族姓氏亦改汉姓,其等第与汉族的一般士族相当。孝文帝还设法使皇族和鲜卑贵族与汉族的主要士族通婚,以此为光荣。

3.改革的意义

孝文帝改革曾遭到鲜卑贵族中的保守派的激烈反对。反对者中有太子恂、东王拓跋丕父子及大批的贵族。许多贵族还在平城发动叛乱,这些叛乱都被坚决镇压下去了。

孝文帝的改革,是在我国北方各族人民长期的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影响、推动下进行的,也是北方民族融合和鲜卑族拓跋部封建化的必然结果。改革的意义是重大的。一、整顿吏治,始班俸禄,严惩贪赃枉法,对于消除百余年来的官吏、守宰鱼肉人民之积弊,改造封建政权,起了积极的作用。二、实行均田制、三长制和改革户调制,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士族门阀地主,抑制了他们的恶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招引广大劳动人民回到土地上来,开垦荒地,恢复发展生产。三、提倡鲜卑族接受汉文化,推动了北方民族的融合过程。

三、北朝社会经济的发展

黄河流域的社会经济,只是在西晋的太康时期一度有恢复发展,此后经“八王之乱”和“五胡十六国”时期的破坏,社会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北魏统一以后,社会比较稳定,情况稍有好转。孝文帝改革以后,才开始有所发展。

1.农业

农业技术 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三长制和新的户调制以后,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尤其是迁都洛以后,这一情况更加明显。首先表现在开荒上面。在北魏前期,洛一带乃至黄河中流的广大地区,到处荒芜,人烟极少。自孝文帝改革之后,许多过去逃亡异乡的汉族劳动人民相继回到这里,开荒种地,耕地面积在不断扩大,粮食生产也在增加。内迁的鲜卑族劳动人民和其他族人民,逐渐减少乃至放弃以狩猎或畜牧为主的谋生之道,而转向农业生产,也在开荒种地,成为农民。

在农业生产上用牛的情况增多,铁农具使用的范围也有扩大,农具种类增多,式样也有改进。主要农具有铁制犁、?、铲、锸、锄、镰等。其中的全铁曲锄增多了,这对于中耕、除草都很有利。农民们在生产中很注意深耕细作,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很关心时令,鉴别土壤,防旱保墒,田间管理等。对于各种作物的选种、育种、栽培、积肥、施肥等技术,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或经验。

水利 自改革之后,水利事业也有恢复和发展。太和十二年(488年),冯太后和孝文帝下诏,指令长城以北和山以南的北边六镇①和云中50000010_0321_1②、河西、关内各郡,都要开种水田,并要通渠灌溉。不少地方官吏也注意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因之在关东和关中修复和新开的沟渠、陂池很多。“范郡有旧督亢渠,径五十里;渔燕郡有故戾陵诸堰,广袤三十里。皆废毁多时,莫能修复。”③裴延儁(jùn俊)任幽州刺史,修复了这些水利工程,灌溉田地百万余亩。水利的兴修对于农田灌溉和交通运输都起了重大的作用。

西晋时期,各地有很多水碾、水磨和水碓。十六国混战时期,几乎破坏殆荆这时随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这种先进的粮食加工工具相继在洛和关中一带重新出现。仅洛城西的谷水沿岸就有水碾、水磨几十区,“计其水利,日益千金。”①

寺院地主庄园 北魏的统治者亦利用宗教以统治人民,因之佛教发展很快。北魏末期,洛的佛寺多达一千三百六十七所,全国佛寺多达三万余所,僧尼二百余万人。后来,北齐有寺院四万余所,僧尼一百余万人。北周有寺院一万余所,僧尼二百余万人。

大大小小的寺院都有自己的田产。大部分寺院和地主庄园差不多。少数上层僧尼同于大地主,一般僧众是寺院中的被剥削者,整日从事于寺内的生产劳动和杂役,过着牛马不如的艰苦生活。较大的寺院都拥有较多的僧祇(qí其)户②,僧祇户是由国家拨给的。寺院还拥有寺户(亦称佛图户)③,是由官府拨给的犯罪百姓或官奴充当,“以供诸寺扫洒,岁兼营田输粟。”孝文帝时,“僧祇户、粟及寺户,遍于州镇。”④僧祇户和寺户都不再负担国家的租税和徭役。不仅这样,有些自耕农或贫困农民为了逃避国家的赋役,甘愿投奔到寺院的荫庇之下,将田产献给寺院,自己则充当寺院的佃农。就这样,许多寺院拥有大量的田地和劳动人手,并封锢山泽,成为寺院庄园地主。

这些寺院不仅驱使僧祇户、寺户、佃农从事农业生产,还进行各种手工业生产,主要满足上层僧尼的生活需要,也解决寺院本身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实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寺院还经营高利贷。

2.手工业

北魏自改革以后,手工业也由恢复而发展。主要手工业有冶铁业、纺织业和制瓷器。

冶铁业 当时的冶铁技术有锻铁和铸铁。兵器、铁甲和车马具等,主要使用锻铁制造的。从考古发掘来看,这时用锻铁制造的器物,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都超过了魏晋时期。铁制手工工具很多,也很进步,这是兴建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的重要条件。这时,中国的北方开始大规模的开凿石窟寺。属于北魏前期的最具有代表的石窟寺有大同的云岗石窟。北魏迁都洛以后,有洛的龙门石窟。以云岗石窟为例,始凿约在公元452年(兴安元年),止于494年(太和十八年),现存洞窟五十三个(主洞二十一个),造像五万一千余尊,最大的一尊高达十七米。开凿这样一些巨大的艺术宝库,高超的技术条件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铁工具的增多和进步,无疑起了决定的作用。

纺织业 北魏中后期,纺织业亦有发展,主要是丝织技术有很大进步。织有各种花纹的锦、绮和刺绣,都有新的特点。

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满地施绣的佛说法图残片,是公元487年(太和十一年)在中原地区制作的。在残宽六○至七○厘米、残高四一厘米的画面上,绣有坐佛、立菩萨、男女供养人、多样的散花,还有一百五十四个字的发愿文,而且线条流利,还使用了前所未见的两三晕的配色技法,使画面接近于绘画。

制瓷业 北魏中后期,制瓷业有新的发展,工艺技术也有进步。在北魏中期,北方瓷器的形态和纹饰,多和长江流域的产品相类似,主要是厚釉的青瓷器。此后,北方的制瓷业迅速发展,出现了自己的风格。不仅出现了各种深浅不同的青色釉,而且在青瓷基础上较成熟的烧造出黄釉、酱釉、褐黄釉和黑褐釉等。器具的种类也增多了,出现了形态不同的罐、壶、瓶、盘等。高约七○厘米的、仿金属器的饰有仰覆莲的六系青瓷尊,是当时中原地区青瓷的代表作。

3.商业

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恢复和发展,商业也在恢复、发展。

商业 北魏孝文帝自迁都洛以后,洛的长期荒凉的面貌迅速改变了,不仅成为北魏的政治中心,也逐渐成为北方最大的商业城市。

当时的洛有居民十万多户,城内外的居民区共有二百多个里(坊),多分行业或按身份分别居祝洛的市场很多,城西面的西门外,有“洛大市,周回八里,”①是洛最大的市常在大市的东、西、南、北四面共有十里,亦分行业居祝《洛伽 蓝记》卷四曰:“凡此十里,多诸工商货殖之民。”每个里都有很多因从事工商业而发家致富的人。例如通商、达货二里,“资财巨万”者很多。其中最富的名刘宝,为经营商业,竟在各州郡都会之处遍设有联络点,养有马匹,以便向他报告各地的物价信息。

城南修有四夷馆,还有四个里。其中的金陵馆和归正里,主要是用来安排南朝人来归者居住的。燕然馆和归德里主要是用来安排漠北民族来归者居住的。这里街道整齐,“青槐荫陌,绿树垂庭。天下难得之货咸悉在焉。”在洛水南有“四通市”,伊水和洛水的鱼,多在市上出卖。当时有“洛鲤伊鲂,贵于牛羊”②的谚语。

上述的情况反映了当时的洛是很繁盛的。

国内商业 洛以外的北方各地在孝文帝改革之后,商业也有发展。商业有官营和民营两种。官营盐、铁是专营质,包括了生产和销售。北魏后期,在沧、瀛、幽、青四州③境内,傍海取盐,每年收盐约二十一万斛。大部分冶铁业也掌握在官府手中。北魏王朝还在一些重要城市设立常平仓,丰年销售绢帛,收购粮食;荒年则减价出售粮食。这样以保持物价的稳定。这项制度在北齐和北周时,亦被采用。

民间出现了不少以贩卖为主的大小商人,主要经营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在北方和南方对峙的情况下,商业往来也在发展,主要是由民间商人进行的。商业有所发展,商品交换关系对货币的需要也日益迫切。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下令铸造“太和五铢”青铜钱,于是,市场上以货币为交换手段的渐多,商业进一步发展。

国外贸易 北魏和朝鲜半岛诸国①、日本、中亚、西亚以及地中海沿岸诸国,都有商业往来,外国人来洛经商或居住的很多。《洛伽蓝记》卷三曰“葱岭已西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是以附化之民万有余家。”

丝绸之路仍然是沟通中国和中、西亚的重要商道。我国的丝织品继续输出到西方,养蚕、缫丝和丝织技术也于这时传到西方。伊朗人很快地掌握了这种技术,并织出了具有民族色彩的“波斯锦”传到中国。解放以前和解放以来,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新疆、青海、陕西、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地,发现了许多拜占庭的金币和伊朗人建立的萨珊王朝的银币,其中大量的是北魏时期传来的。这也反映了当时北魏与中、西亚的商业往来是密切的。

四、北魏末各族人民大起义

1.起义背景

孝文帝迁都洛以后,社会经济有所发展,社会比较稳定;可是多数鲜卑贵族在政治上无所追求,在生活上日益奢侈腐朽。特别是孝文帝死后,情况更加严重。孝文帝的儿子宣武帝,“好游骋(chěng逞)苑囿”,“嬉戏无度”,“不亲视朝”。咸王元禧为宰相,大肆搜刮。家中有奴婢千余人,在许多地方置有田产和以经营盐、铁为主的手工业或商业。高王元雍有“僮仆六千,伎女五百。出则仪卫塞道路,归则歌吹连日夜。一食直钱数万。”①元晖领右卫将军,卢昶为侍中,因都贪婪无厌,致有“饿虎将军,饥鹰侍中”②的绰号。贵族元诞为齐州刺史,大肆搜刮。别人说他“贪”,他还不以为然地说:“齐州七万户,吾至来,一家未得三十钱,何得言贪!”③吏部还公开卖官,大郡太守价绢二千匹,次郡一千匹,下郡五百匹,其他大小辟职都有定价。人们叽骂吏部为“市曹”。买官者到任之后,疯狂地剥削人民。所谓“天下牧守,所在贪惏(婪)。”④在这样的一个腐朽反动的集统治之下,政治日益黑暗,兵役、徭役、赋税有增无已。各地地主、寺院对广大劳动人民也进行残酷的剥削,人民的苦难不断加重,社会亦动荡不安,各地的农民或沙门起义风起云涌。

2.各地相继起义

六镇起义 六镇是沿长城一线之北的六个军镇,自西而东,为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位置南北交错,是北魏为防御柔然等漠北民族而设立的。镇将和镇兵都是鲜卑族人。

另有镇民,为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居民以及内地因犯罪而发配北边的人等。

这里的生活条件本来就很艰苦,镇兵和镇民又受镇将和各族豪酋的残酷剥削和奴役,生活更加痛苦。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年),柔然南侵,怀荒镇兵、民缺少食粮,请求镇将开仓发粮,以便抵御柔然。镇将拒绝开仓,兵、民异常愤怒,随聚众捕杀镇将,举行起义。次年春,沃野镇镇民、匈奴人破六韩拔陵也聚众杀镇将起义,其他各镇的兵、民纷起响应,一时北边都处于各族人民大起义的形势之下。

北魏朝廷屡派军队前往镇压,都遭到失败。正光六年春,北魏统治者勾结柔然主阿那瓌(guī龟)联合镇压起义军。阿那瓌以十万大军进攻破六韩拔陵,破六韩拔陵战斗不利,率众渡过黄河南移,当时尚有众二十余万人。不幸为北魏军所截击,起义军大败。破六韩拔陵被杀,起义失败。

河北起义 在破六韩拔陵失败以后,他的二十万兵民都成为北魏官府的俘虏,被官府分散安置到定(治今河北定县)、冀(治今冀县)、瀛(治今河间)三州就食。当时河北连年遭受水旱之灾,人民四处逃散。这些被俘的兵民前来,更增加了这一地区的困难。于是,这年八年,柔玄镇兵杜洛周率领被俘兵民在上谷(治今怀来县大古城)起义,安州(治今隆化)一带的戍兵两万多人和汉族人民群起响应。次年(孝昌二年,526年)四月,大败魏军于蓟城(今北京城西南)北。十一月,攻破幽州(治今北京城西南),逮捕魏幽州刺史王延年及行台常景,声威大振。

孝昌二年初,怀朔镇兵鲜于修礼亦在定州左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起义,六镇余众和汉族农民纷起响应。八月,鲜于修礼死,部众在怀朔镇将出身的葛荣率领下继续战斗,曾击杀魏章武王元融。葛荣自称天子,国号齐。

这时,杜洛周和葛荣两支起义军所向披,已控制了今河北省的大部分地区。可是葛荣怀有个人野心,于武泰元年(528年)二月杀杜洛周,吞并了杜洛周的部众。九月,葛荣在滏口(今磁县西北)为魏柱国大将军尔朱荣击败被俘,在洛就义,余众败散。

山东起义 在河北大起义期间,河北地区约有二十多万汉族流民逃到了青州(治今山东益都)一带,他们生活无着,饱受当地官僚、地主的欺凌。公元528年(孝庄帝建义元年)六月,邢杲领导河北流民在北海(治今潍坊市西南)起义,山东的贫苦农民纷纷响应,部众迅速发展到十余万人,邢杲自称汉王。邢杲是河间(今河北献县)大地主,曾任北魏幽州北平府主簿,后随流民到青州。他起义后,曾攻占光州(今山东掖县)等地。次年,为北魏上王、大将军元天穆所败,邢杲投降,在洛被杀,起义失败。

关陇起义 六镇起义不久,关陇地区也发生了各族人民大起义。这里的起义军主要有两支,一由高平镇(今宁夏固原)敕勒族①酋长胡琛率领,一由原秦州城兵、羌人莫折大提率领。

胡琛是响应破六韩拔陵起兵的,自称高平王,遣军进攻豳(今甘肃宁县)、夏(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白城子)、北华(今陕西黄陵县西南)三州。他死后,部众由万俟(mò qí末其)丑奴率领。丑奴为鲜卑族人(亦说匈奴别部)。他攻占魏的东秦州(今甘肃夭水),复围攻岐州(今陕西凤翔),自称天子。公元530年(孝庄帝永安三年),丑奴为尔朱天光击败被俘,在洛就义。

莫折大提起兵后,自称秦王。他派兵攻破高平镇,杀镇将赫连略和行台高元荣,不久病死。其子莫折念生继续率众战斗。念生自称天子,国号秦。在攻占岐州时,杀北魏都督元志和岐州刺史裴芬之等,一度攻占潼关,威胁洛。后来念生为叛徒所杀,所部并入万俟丑奴的领导下,又战斗了三年,最后失败。

3.各族人民大起义的历史意义

北魏末年各族人民大起义是鲜卑、匈奴、敕勒、氐、羌、汉族的民族联合大起义,共同反抗北魏鲜卑族统治集和汉族大地主阶级而进行的阶级斗争。起义或战斗地区遍及北魏全境,斗争十分残酷。主要意义有如下三点:

一、这次大起义,攻陷了许多州、郡,杀死了许多北魏的贵族、重要将军、官僚,摧毁了许多政府机构,使北魏王朝的黑暗腐朽的统治濒于崩溃。

二、这次大起义沉重打击了各少数民族的贵族首领,亦沉重打击了汉族地主,调整了土地占有关系,改善了劳动人民的人身隶属关系或社会地位,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三、这次各族人民联合大起义体现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阶级斗争的重要特点,体现了各民族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一致。在这次大规模的共同斗争的过程中,改善了民族关系,加深了民族之间的了解,促进了民族结和民族融合。

五、东魏、北齐 西魏、北周

各族人民大起义给予北魏统治集以沉重打击,也加剧了统治集内部的矛盾。孝明帝武泰元年(528年),战争方炽,可是胡太后却毒死己子孝明帝元诩(Xǔ许),另立宗室三岁小儿元钊为帝,自掌大权。尔朱荣以为孝明帝报仇为借口,率兵南渡黄河,进攻洛,将胡太后和元钊小皇帝一并投入黄河溺死,又杀王公卿士一千余人,这就是“河之变”。另立元子攸为帝。是为孝庄帝。孝庄帝杀尔朱荣,尔朱荣之侄尔朱兆又杀孝庄帝,另立元恭为帝,是为节闵帝。尔朱荣的大将高欢于普泰二年(532年)四月,打败尔朱兆,杀节闵帝,另立元脩为帝,是为孝武帝,欢自为大丞相,总揽大权。永熙三年(534年),孝武帝逃向关中,投靠宇文泰。高欢另立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从此北魏分裂为东、西两国。

1.东魏 北齐

东魏 高欢,原籍渤海郡蓨(tiāo挑)县(今河北景县),世居怀朔镇,为兵户,是鲜卑化的汉人。他所立元善见才十一岁。高欢将国都自洛迁至邺(治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史称“东魏”,控制着洛以东的疆域,高欢掌大权。

东魏时期,在长期战乱之后,阶级关系、民族关系仍很紧张。高欢一再设法调和这种关系。他对“诸勋贵掠夺百姓者”采取宥容的态度。他说:“诸勋人身犯锋镝,百死一生,虽或贪鄙,所取者大,岂可同之常人也!”又经常讲缓和民族矛盾的话。对鲜卑人说:“汉民是汝奴,夫为汝耕,妇为汝织,输汝粟帛,令汝温饱,汝何为陵之?”对汉人说:“鲜卑是汝作客,得汝一斛粟,一匹绢,为汝击贼,令汝安宁,汝何为疾之?”①这些作法在缓和统治集内部矛盾及调和民族关系方面,都起了一定的作用。高欢执政十六年,于公元550年病死,其子高洋废东魏孝静帝而自立,国号齐,史称北齐,亦称高齐。

北齐 北齐在河清三年(564年),再次颁行均田令。均田制基本上和北魏的相同。均田令规定:“一夫受露田八十亩,妇四十亩。”②授田数较北魏加倍,是为了休耕。又每丁傍永业二十亩,为桑田,规定用来种植桑、榆、枣树等,不在还受之限。农民授田只限于此数;可是又规定:“奴婢依良人”,“奴婢受田者,北齐帝系表(550—577年)

亲王止三百人,嗣王止二百人,第二品嗣王已下及庶姓王止一百五十人,正三品已上及皇宗止一百人,七品已上限止八十人,八品已下至庶人限止六十人。”①按照这样一个标准,贵族、官僚、地主们仅以奴婢之名合法领受的田地,其数量已极大了。所以必然出现“强弱相凌,恃势侵夺,富有连畛(zhěn诊)亘陌,贫无立锥之地”②的局面。

公元559年,高洋死,统治集内部发生了长期激烈的权力之争,政治黑暗,赋税徭役一再加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之间的矛盾也很严重。公元577年,北周武帝宇文邕出兵北齐,俘齐帝高纬(时已让位给子恒),北齐亡。

2.西魏 北周

西魏 北魏孝武帝于公元534年逃到关中,依靠宇文泰。

宇文泰,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人,汉化的鲜卑族,曾参加河北大起义。后投降尔朱荣,并在尔朱军中参加镇压关陇起义军。只有几年的时间,他全部控制了关陇地区。孝武帝逃到长安,他于当年十二月将孝武帝毒死,另立宗室元宝炬为帝,是为文帝,以长安为都城,史称“西魏”,控制着洛以西地区。宇文泰自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掌大权。

宇文泰以鲜卑族原有的部落兵制为基础,建立府兵制,共有二十四军,分别由六柱国率领,总统于宇文泰。军士另立户籍,与民户有别。

公元556年,宇文泰死,其子宇文觉废西魏恭帝,自称天王,国号周,史称北周,亦称宇文周。

北周 宇文觉即帝位不久,为其堂兄宇文护杀死。公元560年,宇文邕为帝,是为武帝,宇文护仍掌大权。572年,宇文邕杀宇文护,亲自掌权。

周武帝是一个有才能的皇帝,他掌权后,做了许多改革,如整顿吏治,释放奴婢,严惩隐瞒田地、户口的官僚、地主,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加强中央集权,积极训练军队。他还发动对佛、道二教的打击,烧毁大量佛像和佛经,强制三百余万僧尼还俗,寺院占有的大量田地被没收,寺院占有的大量人口要向国家纳税服役。周武帝的这些改革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北周的人力、财力和军力。

公元577年(建德六年),北周出兵灭北齐。至此,整个黄河流域和长江的上游,都由北周统一了。

杨坚代周 周武帝灭北齐、统一北方后,次年病死,太子宇文赟(yūn晕)即位,是为宣帝,时年二十岁。宣帝骄横狂妄,荒无度,重用亲信,大杀异己。搜天下美女充实后宫,整日沉湎(miǎn免)于酒色,不理政事。他于即位之次年,就传位给七岁的儿子宇文阐(chǎn产),自为太上皇帝,称天元皇帝;又次年即病死。宇文阐继位,是为静帝。宣帝皇后之父杨坚以假黄钺、左大丞相总理朝政①。

杨坚祖上为弘农杨氏,是著名的世家大族。后居武川镇,累世有功于北魏王朝。其父杨忠在西魏时,屡有战功,赐姓普六茹氏。北周代魏,进位柱国大将军,封随国公。杨坚以父功,十五岁授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后袭父封随国公。在灭齐时,立有大功。坚之妻为鲜卑大贵族、柱国大将军独孤信之女,坚之长女为宣帝之皇后。所以坚在宣帝时,已官高极大,“位望益卤①。

杨坚辅政,曾引起宇文氏贵族和皇亲国戚的疑忌,有的曾起兵反对,但都被镇压下去。杨坚在掌权后,进行了许多改革,《隋书·高祖纪》(上)说他“大崇惠政,法令清简,躬履节俭,天下悦之。”

这时,周取消左、右丞相之制,以杨坚为大丞相,又加大冢宰之称号。十二月,进爵为王。次年(大定元年,581年)二月,杨坚废静帝自立,国号隋②。从此,北朝结束,隋朝开始。

复习题:

1.“五胡”是指哪些民族?“十六国”是指哪些国家?

* 2.略述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3.简述北魏寺院经济的状况。

* 4.北魏末年发生过哪几支人民大起义?这些起义有什么重要意义?

5.高欢执政时期东魏的政局怎样?

重要名词:

* 刘曜石勒石虎王猛* 魏孝文帝冯太后* 杜洛周葛荣

* 破六韩拔陵* 尔朱荣* 宇文泰* 高欢* 宗主都护九品

混通* 均田制* 三长制六镇

参考书

1.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上册第五章第二节。

2.张传玺、张仁忠合著:《中国古代史辅导讲座》第十三讲《十六国和北朝》。

3. 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三册〔肆〕二(二)、(三)(四)、四、五。(选读)

4.《南史》卷五七《范云传》附《范缜传》。

--------------------------------------------------------------------------------

① 十六国为成(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和夏。

① 愍帝以秦王即帝位,都长安,改元建兴。

② 《晋书》卷五《愍帝纪》。大半:半数以上,三分之二。

③ 《魏书》卷九五《刘聪传》附《刘曜传》。

④ 《晋书》卷一○四《石勒载记》(下)。

① 《太平御览》卷一二○引《十六国春秋·后赵录》。

② 《晋书》卷一○七《石季龙载记》(下)。

① 《太平御览》卷三三四引《十六国春秋》。

① 以上均引自《晋书》一一三《苻坚载记》(上)。

① 《魏书》卷八三上《外戚传·贺讷传》。

① 《魏书》卷四下《恭宗景穆帝纪》。

② 国子,公卿大夫的子弟。

③ 《魏书》卷八四《儒林列传·序》。

① 《魏书》卷一一○《食货志》:“旧制,民间所织绢布,皆幅广二尺二寸、长四十尺为一匹”。

② 《魏书》卷一一○《食货志》。

③ 《魏书》卷四上《世祖太武帝纪》(上)。三老为乡邑小吏。

① 《魏书》卷一一○《食货志》。京师,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

② 《魏书》卷四上《世祖太武帝纪》(上)。

③ 户水胡:匈奴的一支。

① 《魏书》卷一一○《食货志》。

① 沃野镇在今内蒙古五原东北,怀朔镇在今固西南,武川镇在今武川西土城,抚冥镇在今四子王镇东南土城子,柔玄镇在今兴和台基庙东北,怀荒镇在今河北张北县境。

② 治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

③ 《魏书》卷六九《裴延儁传》。督亢渠亦作督亢陂,有陂有渠。在今河北涿州东南。

① 《洛伽蓝记》卷四。

② 僧祇户:农奴身份,为寺院佃户,每户每年纳谷六十斛,称僧祇粟。

③ 寺户、佛图户:奴婢身份。

④ 《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粟:僧祇粟。

① 《洛伽蓝记》卷四。

② 以上均见《洛伽蓝记》卷三。

③ 沧州治饶安(今河北盐山西南),瀛州治赵都军城(今河间),幽州治蓟(今北京城西南),青州治广固(今山东益都)。

① 高句丽、新罗、百济。

① 《资治通鉴》卷一四九《梁纪》五武帝天监十八年。

② 《魏书》卷十五《昭成子孙·常山王遵传》附《元晖传》。兼任较低级的职务曰“领”。

③ 《魏书》卷十九上《景穆十二王·济王小新成传》附《元诞传》。

④ 《魏书》卷十三《宣武灵皇后胡氏传》。

① 敕勒亦称铁勒、高车。

① 以上所引均见《资治通鉴》卷一五七《梁纪》十三武帝大同三年,陵通凌。

② 《隋书》卷二四《食货志》。一夫即一叮男子十八以上,六十五已下,为丁:“十八受田输租调,二十充兵,六十免力役,六十六退田免租调。”

① 《隋书》卷二四《食货志》。

② 《通典·食货典·田制》引《关东风俗传》。

① 《隋书》卷一《高祖纪》:“周帝拜高祖假黄钺、左大丞相,百官总己而听焉。”黄钺,天子所用。假黄钺,以示威重。

① 《隋书》卷一《高祖纪》(上)。

② 去“随”之“辵”为“隋”,以求吉利。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推荐阅读

·明太祖实录 ·清宫史话 ·明史纪事本末 ·野史秘闻 ·蒙古秘史 ·汉朝历史导读 ·秦前历史导读 ·鲜卑帝国传奇 ·太平天国 ·续资治通鉴
古典小说|唐诗|宋词|经部|史书|子部|辞赋|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