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古书房 · 简明中国古代史
目录
位置:主页 > 史书 > 简明中国古代史 >

五 魏晋南北朝 一 三国西晋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第一节 三国西晋

(190—280年)(280—316年)

本书以公元190年(汉献帝初平元年)为三国时期开始,至280年晋灭吴,统一中国,为三国时期结束,西晋时期开始。

一、魏、蜀、吴三国鼎立

1.曹统一北方

董卓之乱 董卓原是临洮(今甘肃岷县)的豪强,曾参加镇压羌人和黄巾大起义。后任并州(治今山西太原)牧,驻河东(今夏县)。中平六年(公元189年)灵帝死,何皇后之兄何进任大将军,立皇子刘辩为皇帝,史称少帝。何进被宦官杀死,袁绍率兵全部诛杀大小宦官两千余人。董卓乘机率军入雒,废少帝,另立九岁小儿陈留王刘协为帝,即献帝,董卓独揽朝政,袁绍被迫逃出雒。次年,关东各州郡牧守、军事集推举袁绍为盟主,联兵进攻雒,讨伐董卓。董卓以武力不敌,就挟持献帝西走长安,并裹挟雒附近的居民同行。行前,董卓的士卒大肆烧掠,雒周围二百里内尽成瓦砾。董卓到长安后,为部将吕布杀死,部属分裂为数支,互相火并,长安城内外的居民死亡逃散,关中一带路无行人。就在此时,汉献帝亦乘机东逃。

董卓西逃后,关东的联盟也随之瓦解。各割据势力开始互相攻杀吞并。几年之后,逐渐形成若干个较强大的割据势力,其中最主要的有占据冀、青、并三州的袁绍,占据兖、豫二州的曹,占据幽州的公孙瓒,先后占据过徐州的刘备、吕布,占据淮南的袁术,占据荆州的刘表;此外,还有占据益州的刘焉,占据江东的孙策,占据凉州的韩遂、马腾,占据辽东的公孙度等。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曹和袁绍为争夺对黄河中下游的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有决定意义的战争。

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父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曾任东汉太尉。曹二十岁时,任雒北部尉,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他在济北(今山东长清)收编青州黄巾三十余万人,叫做“青州兵”,加强了他的军事力量。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他又把在逃难中的汉献帝迎到许(今河南许昌),取得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有利地位。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今河南汝南)人,父祖四代有五人官至三公,属于名门大族。他于公元199年灭了公孙瓒,地跨青、冀、并、幽四州,势力很强。他想以消灭公孙瓒之余威,率兵南下,一举消灭曹,进而把黄河中下游地区全部纳在他的统治之下。

袁绍以兵十万,劲骑万余匹,南渡黄河。袁绍虽兵多粮足,但内部矛盾重重,军纪松弛,人心涣散。曹能用于迎击袁绍的士卒虽不过两、三万人,兵、粮都远不及袁绍;可是曹的统治集内部比较稳定,将士用命。公元200年(建安五年)十月,他以五千奇兵,夜袭袁绍军于官渡(今河南中牟)附近的乌巢,全烧袁军粮食、辎重一万余车,袁军大乱。他又乘势以万人,大破袁军主力于官渡,全歼袁军七万余人,袁绍仅率八百骑兵逃回河北。这就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官渡之战”。官渡之战以后,袁绍病死。

在巩固了他在兖、豫地区的统治之后,又进兵河北,消灭了袁绍的儿子袁谭、袁尚、袁熙等势力。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又北出卢龙塞(今河北喜峰口),打败与袁氏勾结的乌桓头人,基本上统一了中国的北方。

2.三国的形成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曹为并吞江南而与刘备、孙权进行的一场有决定意义的战争。

在统一北方以后,于次年(208年),乘胜挥师南下,想攻下荆州①,进而出兵江东,统一长江流域。当时,荆州牧是刘表,有士卒十万余人,物资比较富厚。可是就在这年,他因病死去。他的长子刘琦和异母弟刘琮不和,刘琮掌权。在曹军压境时,刘琮投降了曹

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西汉中山靖王之后。年少时,家贫,曾以贩鞋织席为业。后来参与镇压黄巾军,兵力一直比较薄弱。后为曹所破,南下依附于刘表,驻樊城(今湖北襄樊)。就在这时,他请得诸葛亮为谋士。曹军南下荆州,刘备退至夏口(今武汉),遣诸葛亮与孙权结盟,共拒曹军。

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人,孙策之弟。孙策死后,他继续统治江东各郡,势力比曹弱得多,对曹兼并荆州、顺流而下很担忧。

当时,刘备有关羽部万余人,还有与他关系密切的刘琦部亦万余人;孙权派将军周瑜率兵三万余人,与刘备联军。联军沿江西上,与曹军二十余万(号称八十万)相遇于赤壁(今湖北武昌县西赤矶山)①。曹军多是北方人,不习水战;又由于长期行军作战,疲惫不堪;原荆州的降卒,心怀不安,内部矛盾严重;再加之军中瘟疫流行,士气更加不振。曹下令在长江之北岸屯兵,战船用铁环连起,以减少颠簸。周瑜乘东南风之便,用火攻曹营,全部烧毁曹军的战船。周瑜、刘备水、陆并进,曹军大败。这就是决定“天下三分”的著名战役“赤壁之战”。

三国的建立 赤壁之战后,曹知道自己一时还无力吞并长江流域,就回到北方。在略事休整之后,于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进兵关中,打败韩遂和马超,占据凉州(今甘肃和青海的一部)。公元215年,又进兵汉中,张鲁投降,汉中也归曹所有。公元213年,汉献帝封曹为魏公。216年,曹晋升魏王。220年(建安二十五年),曹病死,太子曹丕袭位。不久,曹丕夺了献帝之位,改国号魏,历史上亦称曹魏,曹丕自立为帝(魏文帝),追尊曹为魏武帝,建都洛①。

刘备在赤壁之战后,占据了荆州在长江以南的四郡②,孙权夺得的南郡的一部,也借归刘备。从此,刘备有了自己的统治区。公元214年,刘备率军入益州,时刘焉已死,其子刘璋投降,刘备自为益州牧。219年,刘备又进军汉中,打败曹军,势力扩大到汉中,自称汉中王。曹丕篡汉称帝,刘备于次年(公元221年)亦称帝,建都成都,国号汉,以恢复汉王朝相号召,史称“蜀汉”或“蜀”。

孙权在赤壁之战后,巩固了他对江南的统治。公元211年,以建业(今江苏南京)为都城。同年,占据岭南。公元219年,乘刘备留守荆州的将军关羽北上与曹军作战之机,命吕蒙乘虚而入,截杀关羽,夺得荆州。曹丕称帝后,孙权于次年称吴王。又次年(222年),刘备亲率大军出巫峡,企图夺回荆州。孙权任陆逊为大都督,率五万士卒,以逸待劳,在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用火攻,蜀军大败。这就是历史上另一个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夷陵之战”。自这次战役之后,蜀、吴的势力处于均衡状态,但都弱于曹魏。两国为了共抗曹军,又互相遣使通好,恢复联盟关系。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历史上亦称孙吴。

二、三国的政治、经济

1.魏

曹魏占据黄河流域,这里地区广大,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发展,人才也很多,曹实行了不少比较有益的政策,所以曹魏在三国中最强大。今举两项政策述下:

魏帝系表①

(196—265年)

“唯才是举”与“九品中正” 曹的用人政策就是所谓“唯才是举”②,这是用人政策的一大改革。他反对东汉时期的把所谓“门第”、“道德”作为用人的主要标准,而主张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不论品德如何,都可重用。他先后杀掉了不顺从于他的名士孔融、杨修等人,擢用了不少庶族平民出身的有才之士。这种用人政策的实施,是对东汉近二百年来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局面的一次重大打击;也为曹建立他的强有力的统治集选拔了不少有用的人才。

死,曹丕称帝,用“九品中正制”以选拔官吏。就是中央一些官吏兼任原籍所属郡的“中正”,由他们察访本郡有才能的士人,列为九等,以备选用。选用的原则,“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 ③,这与其父的“唯才是举”政策的神是一致的。

屯田与水利 黄巾起义失败以后,中原地区长期陷入军阀混战的状态。不仅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无着,就是各地军阀也严重缺粮。如“袁绍之在河北,军人仰食桑椹(shèn甚);袁术在江淮,取傍蒲蠃(luǒ螺)。”①曹的军队还有吃人肉干的②。

为了解决军粮问题,于公元196年开始在都城许县屯田。后来又下令在各郡国屯田。屯田分民屯和军屯两种。民屯的屯田民由国家拨给田地,按军事编制。地租率:用官牛的,官得产粮的六分,民得四分;不用官牛的,对分。屯田民有国家组织、保护,还供给耕牛、种子等,又无徭役苛扰,可以安心生产。史载,建安元年(196年),“是岁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石)。于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③军屯是以士卒屯田,用“十二分休”制,即每十人中,有八人佃耕,二人巡守。史载,邓艾在淮水流域屯田,用五万人,五里置一营,营六十人,绵亘四百余里,穿渠三百余里,溉田二万顷。每年所收,除众费开支之外,约可积谷五百万斛。“每东南有事,大军出征,泛舟而下,达于江、淮,资食有储,而无水害。”④

曹魏为了军事和经济的需要,先后开凿或整修了许多沟渠陂堰。在今河北地区的,自南而北,有白沟、利漕渠、平虏渠、泉州渠、新河、戾陵堨(è鄂)、车箱渠等。在今河南地区的,有睢渠、讨虏渠、贾侯渠等。其他大小陂堰还有很多,不少地方官吏亦重视农业生产和水利兴修。

曹魏的屯田政策和水利事业的发展,不仅解决了他的军粮问题,对于遭受长期战乱破坏的中原地区的社会秩序的恢复,对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都起了重大的作用。

2.蜀

蜀国的政治制度与东汉基本相同。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后,不久病死。他的儿子刘禅(shàn扇)即位,由丞相诸葛亮辅政。诸葛亮是一位很有才能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他掌权的十多年中,蜀国的政治比较稳定,经济也有发展。

蜀帝系表①

(208—263年)

(一)昭烈帝刘备——(二)后主禅

(208—223)(223—263)

平定南中 南中就是两汉时期的南夷地区,民族众多,民族关系复杂,交通又极不方便,蜀汉在这里的控制力很薄弱。夷陵之战后,建宁(今云南晋宁)豪族雍闿和彝族首领孟获起兵反蜀。蜀的牂柯(今贵州黄平)太守朱褒、越嶲(今四川西昌)彝帅高定元也相继举兵反叛,以响应雍闿。

在这样的形势下,诸葛亮一面派人至吴,重申盟约,以巩固吴、蜀的联盟关系。一面又增兵汉中,以防御曹魏。公元225年(蜀建兴三年),开始出兵南中,先在越嶲杀高定元。高定元的部下杀雍闿,孟获成为叛军的统帅。诸葛亮又率军渡过泸水(今金沙江),采取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①的策略,连败孟获,“七擒七纵”。南中之乱终于平定下来。诸葛亮对南中实行羁縻政策,任用本地或本民族的首领为地方官吏,任孟获为蜀的御史中丞,民族关系有所改善,南中的局势也逐步稳定。南中的稳定不仅消除了蜀的后顾之忧,还成为蜀的比较富庶的后方,为蜀对曹魏的斗争提供了一定的人力和物力。

经济 蜀汉地区受战争的破坏较轻。刘备入蜀后,实行拉拢当地地主阶级的政策,发还地主们的田地和房屋,鼓励发展农业生产。这时的手工业和商业也由恢复而发展。最著名的手工业有织锦业。《丹记》说:“魏则市于蜀,而吴亦资西道。”②可见蜀锦是为各地的达官贵人所喜的。

3.吴

吴国的政治制度与魏、蜀基本相同。不过孙权主要依靠江南大地主以建立统治。这些大地主多世代为吴的高官,有的拥有众多的私兵。

吴帝系表①

(200—280年)

招抚山越 吴国境内有大量的山越人,散处于今江苏南部及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地的山区。他们大约是秦和西汉时的东越、南越人的后裔。孙权建立统治后,颇感兵员和力役不足。越人居于深山,不易征发。又越人时出劫掠,亦为孙吴的内患。孙权以诸葛恪为抚越将军,领丹(治今江苏南京)太守。一面坚壁清野,一面招劝抚慰。在一年之间,约有十万多人被迫陆续出山,部分青壮年编入军队中,一般人口被安置在平原地区。吴的统治得到稳定。

经济与海外交通 吴国地区在黄巾大起义时,这里比较稳定。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吴还在许多郡县组织屯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吴的手工业有制青铜镜和青瓷器等。养蚕业能在一年中培育八辈之蚕,都能作茧丝。

吴的商业更加发展,水路交通发达,内河、海上都有大量的船舶往来。当时的造船经验和技术都有很大的进步。海船都很坚固,大船长达二十余丈,高出水面二、三丈,远望如楼阁,可载六、七百人,货运一万余斛。用四帆,帆随风势调整,可逆风而行。远航大秦的巨型船舶有用七帆的。①大秦的使者或商人常来吴国。吴国与倭国(今日本)也有定期的船舶往来。公元230年(吴黄龙二年),孙权遣将军卫温和诸葛直率甲士万人航至夷洲(今台湾)。这是我国古文献有关大陆人到台湾的最早记录。公元242年(赤乌五年),孙权又遣将军聂友等率士卒三万人到朱崖(今广东徐闻)、儋耳(今海南省儋县),这都是规模很大的海上航行。

三、西晋统一中国

1.西晋的统一

魏灭蜀 在三国中,蜀是很弱的一国。为了能够生存下去,诸葛亮采取了以攻为守的策略。他于平定南中之后不久,即率军进驻汉中,与魏展开争夺关陇地区的激烈战争。公元234年(建兴十二年),他进驻五丈原(今陕西眉县),病死军中,蜀军撤退。此后,蜀军以姜维任统帅,屡次伐魏,都无进展。

公元263年(景耀六年),魏派钟会、邓艾两路大军伐蜀。钟会率十万大军为主力,由斜谷入汉中,姜维在剑阁(今属四川)防守。邓艾以三万士卒出平道(今甘肃文县),直成都。刘禅投降,蜀亡。这时姜维被迫降于钟会。次年,钟会谋叛魏,姜维伪与钟会联合,准备乘机恢复蜀国,后失败被杀。

晋灭吴 曹魏后期,司马懿掌握大权。公元260年(景元元年),司马懿之子司马昭杀皇帝曹髦,立曹奂为帝。263年,司马昭封晋公,不久又封晋王。265年,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继为晋王,旋废曹奂自立,是为晋武帝,国号晋,史称西晋。晋代魏之后,即在长江上游大造战舰,训练水师,为灭吴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这时,吴帝孙皓奢侈腐朽,政治黑暗,对人民的剥削很残酷。他为了加强对长江上游的防守,就迁都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可是江南人民为统治者逆流转运粮饷财物,劳苦异常。当时有民谣曰:“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①江南人民不断起义,反抗孙吴的反动统治。孙皓为保住他的皇位,不得不还都建业。从此,上游的防务严重松弛。

公元279年(天纪三年),晋调六路大军共二十余万人伐吴,次年三月,水师至建业的石头城②,孙皓被迫投降,吴亡。

中国自董卓之乱以后,即陷入分裂割据混战之中,时间长达九十年。至此,又归于统一。

西晋帝系表①

(265—316年)

2.晋初的经济

西晋统一中国,改元太康(280—289年)。至太熙元年(290年),司马炎死,此十年间,为西晋的社会经济最好的时期。

户调式 户调式是西晋的基本经济和财政制度,是西晋灭吴、统一中国的当年颁行的。

晋武帝颁行户调式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均分土地,限制土地兼并,以保证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户调式共有三项内容,即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

一、占田制——占田制也叫做占田课田制,是把占田制和田税制结合在一起的。《晋书·食货志》曰:“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其外,丁男②课田五十亩,丁女二十亩,次丁男半之,女则不课。”“占田”数是国家准许农民占有田地的数量,“课田”数是国家征收田租(税)的亩数,每亩纳粮八升①。曹魏之制,田租每亩四升,西晋的田租高出曹魏一倍。

二、户调制——户调制是征收户税的制度。《食货志》又曰:“丁男之户,岁输绢三匹,绵三斤;女及次丁男为户者半输。”还对边郡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户调”作了具体规定。边郡与内地同等之户,近的纳税额的三分之二,远的纳三分之一。少数民族,近的每户纳賨布(税名)一匹,远的纳一丈。户调不分贫富,以户为征收单位,这对广大劳动人民是很不利的。曹魏之制,每户纳绢二匹,绵二斤。西晋的户调额比曹魏增加了二分之一。

三、品官占田荫客制——品官占田荫客制是一种保障贵族、官僚们的经济特权的制度,但也有为贵族、官僚们的占田和奴役人口的数量立“限”的用意,以制止土地兼并和隐瞒户口的情况。《食货志》曰:“其官品第一至于第九,各以贵贱占田。品第一者占五十顷,第二品四十五顷,第三品四十顷。”每低一品,少五顷,第九品占田十顷。“又得荫人以为衣食客及佃客,品第六已上得衣食客三人,第七第八品二人,第九品……一人。其应有佃客者,官品第一第二者佃客无过五十户,第三品十户,第四品七户,第五品五户,第六品三户,第七品二户,第八品第九品一户。”庇荫户和佃客,为私家人口,归主人役使,不再负担国家徭役。

晋武帝的占田制是以西周的井田制为模式的。在当时的土地私有制下这是行不通的。其限制兼并的用意也难实现。所以此制自公布之后,文献再也未见记载此事。

社会经济的恢复 晋武帝的户调式虽难完全实行;但为了保证封建国家的税收,而用行政的办法将大量的流动人口安置到土地上去,进行生产,这对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都起了积极的作用。晋武帝很注意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如在汲郡开荒五千余顷,郡内的粮食充裕起来。又修整旧陂渠和新开陂渠也很多,对于灌溉和运输都起了重大的作用。

晋武帝司马炎在位二十六年,尽避他个人的生活奢侈腐朽;但是他制定的不少政策还是有积极作用的。《晋书·食货志》曰:太康时期,“天下无事,赋税平均,人咸安其业而乐其事。”

3.贵族门阀政治

藩王拥兵擅权 司马炎篡魏之后,认为魏的最大的问题是未给宗室诸王军政大权以为皇帝的藩辅。因此,他就学习西周,大搞分封。希望司马氏的统治能因此而“历纪长久,本支百世。”①他封同姓王二十七国,公、侯、伯、子、男五百余国。所封户数几占全国户口的半数。这些宗室贵族位高权大。尤其是诸王,如出镇一方,则拥有重大兵权,又得自置官吏,实是一方的土皇帝;如人在朝中,则居卿相之位,权倾内外,专断独行。这样的情况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制,是西晋政局不稳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曹丕制定的“九品中正制”到了西晋,已发生相当大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中正官一职多为世族门阀出身的官僚所把持,这一制度变成为他们培植门阀们私家势力的重要工具。段灼曾对晋武帝说:“今台阁选举,徒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途)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筚(bì闭)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②这样,九品中正制已不再是真正选拔人才的途径,而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③的情况。这一情况的出现,加速了士族制度的形成,也是西晋的政治迅速走向黑暗的一个重要原因。

统治集奢侈腐朽 西晋的统治集奢侈腐朽之风是空前的。晋武帝公开卖官,所得之钱都入私囊。他有姬妾近万人,后宫之挥霍无法计算。太傅何曾每天所用饭钱为一万钱,还说没有下筷子的地方。他的儿子、司徒何劭(shào绍)每天用饭钱二万钱。外戚王济用人喂猪,每次宴会,用穿绫罗的婢子百余人持瑠璃(宝石)器进食。官僚石崇请客,命美人劝酒,客人饮酒不尽,他便以劝酒不善而杀死美人。有一次为一个客人不肯饮酒而连杀美人三个。外戚王恺在晋武帝的支持下,与石崇斗富。王恺用饴糖刷锅,石崇用蜡烛当柴;王恺作紫丝布步障①四十里,石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石崇用椒涂屋,王恺用赤石脂涂屋②;王恺用晋武帝所赐珊瑚树,“高二尺许,枝柯扶疏,世所罕比。”③向崇夸耀。石崇用铁如意击碎,取出自己的珊瑚树,高三、四尺的有六、七株,“条干绝俗,光彩曜日。”和王恺的那株差不多的还有很多。要王恺挑选作赔。这种“以奢相尚”的风气在少数官僚中引起忧惧。车骑司马傅咸上书晋武帝说“窃谓奢侈之费,甚于天灾。”④这些贵族官僚竟相搜刮,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加剧了阶级矛盾。

四、西晋灭亡

八王之乱 太熙元年(公元290年),晋武帝死,其子司马衷即位,是为惠帝。惠帝是个白痴,皇后贾南风荒凶残,是个政治野心家。惠帝初即位,外祖杨骏辅政。贾后为了掌权,即召都督荆州诸军事楚王司马玮入京,杀掉杨骏。这是“八王之乱”①的开始。杨骏死,朝廷推举汝南王司马亮和元老卫瓘(guàn灌)共同辅政。贾后因仍未掌权,心中不甘,又让惠帝密令楚王玮杀掉汝南王亮和卫瓘,贾后又以“擅杀”的罪名杀掉玮,从而夺得大权。此后,赵王司马伦又捕杀贾后,废掉惠帝而自立。齐王司马颙在许昌,成都王司马颖在邺(今河北临漳),河间王司马颙在关中,相继起兵讨伦。于是战火从洛迅速燃遍大河南北和关中地区。

在战争中,赵王伦、齐王冏、长沙王乂、河间王颙、成都王颖先后被杀。东海王司马越于永兴三年(公元306年)毒死惠帝,另立皇太弟司马炽为帝,是为怀帝。前后混战了十六年的“八王之乱”至此结束。

“八王之乱”是一场大破坏,再加上天灾不断发生,瘟疫流行,广大劳动人民或死于战火,或流离失所。

“五胡”亡晋 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至黄河中下游,四川、甘肃的民族也在川、甘、陕间移动。内迁的主要民族有匈奴、羯(jié杰)、氐、羌、鲜卑,史称“五胡”。内迁民族群众饱受汉官、地主的剥削和奴役,生活十分痛苦。在“八王之乱”时,他们又多被利用于争战,死亡很多,因之不断发动武力反抗。

惠帝元康四年至六年(公元294年至296年),匈奴人在谷远(今山西沁源)、氐和羌族在关中先后起义,众至数十万人。永康二年(301年),賨人②在李特的领导下起义,大败晋军,攻占广汉,进围成都。太安二年(303年),李特自称益州牧,建立革命政权。李特战死,其弟李流率领部众继续战斗。李流病死,李特之子李雄为首领,攻下成都,自称成都王。永兴三年(306年),改称皇帝,国号大成。

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在汾河流域起兵,自称汉王。晋怀帝永嘉二年(308年),刘渊称帝,建都平(今山西临汾),国号汉。永嘉四年,刘渊死,其子刘聪立。次年,派其族弟刘曜攻破洛,俘晋怀帝。晋在关中的官僚又拥立秦王司马邺为帝,是为愍(mǐn皿)帝,都于长安。建兴四年(316年),刘曜又攻入长安,俘愍帝,西晋灭亡。

复习题:

*1.三国时期有哪几次著名战役?各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2.曹魏屯田的情况是怎样的?

*3.九品中正初创时及后来的变化各是怎样的?

4.诸葛亮平定南中是用什么策略?

5.“八王之乱”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重要名词:

*董卓袁绍 *曹 *刘备 *孙权 刘表 *诸葛亮 孟获

姜维 *周瑜 陆逊 邓艾 *司马炎 *贾南风 李特 *李雄

*刘渊 *九品中正 占田制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八王之

乱 *賨人 *夷州

参考书:

1.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上册第五章第一节。

2.张传玺、张仁忠合著:《中国古代史辅导讲座》第十讲《三国和西晋》。

3.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三册[肆]一。(选读)

4.《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

5.《晋书》卷三《武帝纪》、卷二六《食货志》。

--------------------------------------------------------------------------------

① 原治汉寿县(今湖南汉寿北)。初平元年(190年),刘表任荆川刺史,徙治襄(今湖北襄樊市)。

① 一说在今湖北嘉鱼境,一说在今蒲圻县西北赤壁山。

① 魏自以为土德,水得土而活,土得水而柔,故去佳加水,改雒为洛

② 荆州共辖七郡,江南四郡为武陵、长沙、桂、零陵;江北三郡为南郡、江夏、南

① 魏表从公元196年(建安元年)曹迎汉献帝都许开始。

② 《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建安十五年春令。

③ 《宋书》卷九四《恩幸传·论》。

① 《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注引《魏书》。

② 《三国志》卷一四《魏书·程昱传》注引《世语》。

③ 《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建安元年:“始兴屯田”。注引《魏书》。

① 蜀表从208年刘备据荆州开始。

① 《三国志》卷三九《蜀书·马谡传》裴注引《襄记》载马谡语。

② 《太平御览》卷八一五《布帛部》引。“市”原作“布”,误。

① 吴表从200年孙权继孙策统治江东开始。

① 参看《太平御览》卷七七一《舟部》引万震《南州异物志》和康泰《吴时外国传》。大秦:罗马帝国。

① 《三国志》卷六一《吴书·陆凯传》。

② 故址在今南京市清凉山,本楚金陵邑,孙权重筑改名,时称石首城或石头城,为军事要地。

① 西晋表从晋代魏开始。

② 《晋书》卷二六《食货志》:“男女年十六已上至六十为正丁,十五已下至十三、六十一已上至六十五为次丁,十二已下六十六已上为老小,不事。远夷不课田者输义米,户三斛,远者五斗,极远者输算钱,人二十八文。”

① 《初学记》卷二七《宝器部·绢第九》引《晋故事》:“凡民丁课田,夫五十亩,收租四斛,绢三匹,绵三斤。”

① 《晋书》卷三七《宗室列传》史臣曰。

② 《晋书》卷四八《段灼传》。筚门,用荆竹编制的门。喻寒门。陆沉,隐居。

③ 《晋书》卷四五《刘毅传》。

① 步障,遮避风尘或障蔽内外的屏幕。

② 椒,香料,赤石脂,风化石料,均可涂饰墙壁。

③ 《晋书》卷三三《石苞传》附《石崇传》。

④ 《晋书》卷四七《傅玄传》附《傅咸传》。

① 八王是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冏(jiǒng窘)、长沙王乂(yì刈)、成都王颖、河间王颙(yóng喁)、东海王越。

② 賨(cóng从)人,古代巴人称赋税为“賨”,后巴人亦称“賨人”。亦称“巴氐”。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推荐阅读

·明太祖实录 ·清宫史话 ·明史纪事本末 ·野史秘闻 ·蒙古秘史 ·汉朝历史导读 ·秦前历史导读 ·鲜卑帝国传奇 ·太平天国 ·续资治通鉴
古典小说|唐诗|宋词|经部|史书|子部|辞赋|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