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古书房 · 诗词鉴赏
目录
位置:主页 > 诗歌 > 诗词鉴赏 >

李白《九月十日即事》的诗意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九月十日即事】

作者: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译文】

昨天刚登上龙山宴饮,今天又在这里举起了酒杯。菊花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

【诗意】

此诗与《九日龙山饮》,同作于当涂。这首诗是李白历尽人世沧桑之后的作品。

在唐宋时代,九月十日被称为“小重阳”,诗人从这一角度入手,说菊花在大小重阳两天内连续遇到人们的登高、宴饮,两次遭到采撷,所以有“太苦”的抱怨之言。作者以醉浇愁,朦胧中,仿佛看到菊花也在嘲笑他这个朝廷“逐臣”,他痛苦地发问:菊花为什么要遭到“两重阳”的重创?对于赏菊的人们来说,重阳节的欢乐情绪言犹未尽,所以九月十日还要继续宴饮;但菊花作为一种生命的个体,却要忍受两遭采撷之苦。诗人以其极为敏感、幽微的灵秀之心,站在菊花的立场上,发现了这一诗意的空间。实际上,诗人是借菊花之苦来寄托自己内心的极度苦闷。

【诗意】

在唐宋时代,九月十日被称为“小重阳”,诗人从这一角度入手,说菊花在大小重阳两天内连续遇到人们的登高、宴饮,两次遭到采撷,所以有“太苦”的抱怨之言。作者以醉浇愁,朦胧中,仿佛看到菊花也在嘲笑他这个朝廷“逐臣”,他痛苦地发问:菊花为什么要遭到“两重阳”的重创?对于赏菊的人们来说,重阳节的欢乐情绪言犹未尽,所以九月十日还要继续宴饮;但菊花作为一种生命的个体,却要忍受两遭采撷之苦。诗人以其极为敏感、幽微的灵秀之心,站在菊花的立场上,发现了这一诗意的空间。实际上,诗人是借菊花之苦来寄托自己内心的极度苦闷。借叹菊花,而感慨自己被馋离京、流放夜郎的坎坷与不幸,正见其愁怀难以排解。此诗语虽平淡,内涵却十分深沉。主要表现了作者一生屡遭挫败和打击,而在节日里所引发的忧伤情绪。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推荐阅读

·诗词名家 ·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 ·古诗文赏析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 ·唐诗300首 ·诗词鉴赏 ·李白的诗 ·唐诗鉴赏辞典 ·杜甫的诗
古典小说|唐诗|宋词|经部|史书|子部|辞赋|元曲